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贪官与势利商人之交:怎能同君子相比

[ 作者:李先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1 录入:实习编辑 ]

2016年5月18日,位于海口市白龙路的海南省第一中级法院,开庭审理琼海市原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允彦受贿案。调查发现,朱允彦受贿主要集中在2011年之前,原因却不是因为反腐大势使他有所收敛,而是在那之后他手中没了实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房地产商都是势利小人,你有权时他们整天围着你转,千方百计‘孝敬’你,一旦你没有权,他们看见你都躲着走。”(6月16日《检察日报》)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间不存在利益关系,纯粹是因为是心灵相通,这样的朋友,在他落魄的时候,总会施出援手。

贪官与势利商人之交,纯粹是钱权交易、酒肉朋友,没资格以君子相论。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因为盯着贪官手中的权力,我有求于你,当我们的利益关系结束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朋友”关系结束的时候。

朱允彦发得牢骚,如昨日黄花般的叹息。“房地产商都是势利小人,你有权时他们整天围着你转,千方百计‘孝敬’你,一旦你没有权,他们看见你都躲着走。”试想,当初围着他转的势利小人,他们都是心甘情愿给官员们行贿吗?还不是为了通过他手中的权力来达到个人谋利的目的?单从这位落马官员没有实权后的境况就能看出来,根本就不存在心甘情愿行贿的事。

难道朱副市长就可以正人君子自居吗? 当然不能,因他受贿,已沦为势利商人牟利的工具,正面临国法的审判。

权力意味着责任,有多大权力就要承担多大责任。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要慎重交友,一定要与势利小人划清界线。时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对权力始终心存敬畏。要存有“权为民赋”的敬畏之心,牢牢谨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的赋予,不是自己可以任意使用的“私器”,各级领导干部是代表党和人民掌管权力、行使权力,任何任性用权、以权谋私都等同于违法犯罪。要存有“权为民用”的敬畏之心,谨记权力是服务人民的工具,不是个人享受的工具,只有把手中的权力用当其时、用得其所,才能为官一任,奋发有为,百姓称颂。要存有“慎权慎行”的敬畏之心,增强党性修养,内省于思,外化于行,始终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对权力怀有平常之心、戒惧之意,始终做到淡泊名利、廉洁自律。

领导干部要把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贯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