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第一书记”“驻”村更要“助”村

[ 作者:尊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5 录入:7 ]

精准扶贫是我国目前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作用的充分发挥至关重要。要激发“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的扶贫工作活力,应该从后勤保障、学习培训、关怀激励、督促指导、典型宣传五个方面强化“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管理,确保“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驻”村更“助”村。

后勤保障“安神定志”。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机制,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地方部门主要领导要多关心扶贫工作人员,应该逐一深入各重点帮扶村走访慰问扶贫干部,了解扶贫服务保障及工作推动情况。乡镇党委政府一级应立足自身条件,为扶贫干部妥善安排用餐、交通和办公场所,购置灶具、床褥、取暖设施等生活必需品,关心关爱扶贫工作人员,让他们更安心于扶贫工作,更好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学习培训“强心健脑”。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边干边学等形式强化“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基层工作方法、矛盾纠纷调处等知识的培训,重点学习各级领导关于精准扶贫的系列讲话精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等。通过学习培训,提升扶贫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素质,增强他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激励关怀“提神补气”。建立健全干部驻村扶贫关怀激励机制,选派干部到村扶贫期间原职务、职级不变,工资、福利等由派出单位发放,待遇不变,不影响正常增资和职称评定;及时兑现驻村扶贫期间同职级艰苦边远地区工资水平补差和乡镇工作岗位补助待遇,切实保障各项待遇及保障措施落实到位,为驻村扶贫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确保他们能够扑下身子,待得住、干得好。做好“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工作评比表彰工作,并将工作业绩特别突出的干部提拔任用到领导岗位上来。

督促指导“舒筋通络”。主管和监察部门要每月通过电话问询、实地巡查、暗访督查、民意调查、群众测评等方式对“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到岗到位、工作落实等情况进行随机调查了解,并将情况及时反馈各驻村工作组,用于指导工作开展;派出单位党组织每月至少听取一次驻村干部工作情况汇报,了解驻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履职情况,积极帮助实施驻村工作计划;各乡镇党委每月组织召开驻村工作组例会,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工作开展。

典型宣传“益气生津”。把挖掘典型、培育典型、弘扬典型、引导典型、推广典型作为培树先进典型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电视台、网站等宣传平台将驻村扶贫工作业绩突出、工作成效明显、工作思路新颖的工作组及驻村扶贫干部作为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树立起一批可信、可亲、可近、可比的先进典型,使干部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学有标杆、学有榜样,形成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

作者地址:青海西宁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