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让“有为才有位”碾碎“为官不为”

[ 作者:刘廷元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5 录入:7 ]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文发布。在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总的看我们的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明显改善,但是一个突出问题是部分干部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紧接着在党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各级党员干部作风、党政作风着实焕然一新,然而部分领导干部,看到“形势”不好,不敢伸手,干脆报着做个“太平官”的思想,不求有功、只求无过,渐渐的思想开始堕落,慵懒散浮,成为社会的“寄生虫”,而且往往这些不作为的官员,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的。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人民赋予为官者权力,却无法让这样的权力实现为民而为,不得不说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为官不为极大的损害了群众利益,极大的影响力党员干部形象,极大的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做了一件好事,积极妥善的解决了老百姓疑难问题,可能得不到群众的赞赏,但是如果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置若罔闻,消极怠慢,那么群众就一定有怨言,并且一传十十传百,长此以往,党员干部形象便慢慢被自己丑化。因此,为官要有为,有为才有位,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都反映在群众眼里。

抓住“两学一做”这一契机,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知识能力、担当意识;强化考核,激发他们的斗志,对敢于当担、勇于作为者多加鼓励表扬,近段时来多地也探索出台了一些对于敢于当担、勇于作为的干部保护的一些措施与文件。

鼓励注重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群众公认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切实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大胆起用敢于创新、敢于担当、敢于打开工作局面和善于驾驭科学发展的干部。鼓励支持干事者干好、干快、干新,干出绩效,宽容失误。要对那些敢于负责、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予以鼓励、表彰和提拔重用,让被表彰者成为广大干部学习的楷模、赶超的目标,让干事者有地位,有社会影响力,真正实现奖励先进、触动激励后进,营造一种鼓励干事者、重视干事者、尊重干事者的氛围。


只有让“有为才有位”的观念深入人心,大胆启用那么敢干、敢担当的干部,在社会中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风气,那么“为官不为”的现象将会成为历史的尘埃。

作者地址:贵州三都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