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消息,去年11月,陕西渭南市原副市长袁军晓因严重违纪被查。今年3月1日,袁军晓被开除党籍。从袁军晓被查到现在,渭南官场对此事并未给予过多关注,反倒是在宝鸡一直热议。这种差异并不奇怪。2015年春节后,袁军晓才从工作了31年的宝鸡调往渭南。“结果一走就被查清楚了,纪委好样儿的。”宝鸡市金融系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廉政瞭望记者。(“廉政瞭望”微信公号2016年5月12日)
自古有“小酒怡情 大酒伤身”,作为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的酒文化,在充当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角色中,确实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官场上适当的喝酒也不足为奇,然袁军晓却把“能喝”当“能力”,并利用这一“特长”有意识地找领导喝酒,酒桌之上,称兄道弟,谄媚奉上,把“喝酒”当做官场升职发财的“通行证”,一路升迁无阻,拓展利益盘子,实在令人愤恨。值得庆幸的是,袁军晓“喝出来”的生升迁路并没有走很远,最终还是倒在了党纪党规的庄严之下。
然而我们明白袁军晓绝非官场的个例,官员们热衷于酒桌上面“谈事情”,无非是“酒后好商量”,无非是“吃喝里面出感情”,其中奥妙参杂着人情利益,领导和、喝高兴了可以拿项目,上级喝高兴了可以快提拔,许多资金是靠酒灌出来的,选人用人拿酒量 “考核” ,这些官场陋习让不少官员有了“酒场就是战场,酒瓶就是水平,酒风就是作风”的官念,以致许多梦寐以求者,为此输液打吊针,甚至丢掉也要“陪喝”。
然而喝酒真的能喝出一路顺风的“仕途”,喝酒真的能保你“财源广进”?袁军晓的下场就是答案,作为领导干部会喝酒并不能体现其价值,想要进一步在官场上有所作为靠的还是自身的工作能力,有颗为民办实事的心,喝酒虽可以让领导高兴,却让百姓寒心,不要忘了领导干部吃的是公家饭,领的是百姓税,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踏踏实实为民服务,才能彰显其职位的价值,才拥有升迁提拔的资格,“喝酒”可以作为健康的生活情趣培养,却不能以“海量”来充当“能量”,否则迟早伤身又伤心。
作者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天平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