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惠农资金”岂能成为官员嘴里的“羔羊”?

[ 作者:李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11 录入:16 ]

 在审计涉农财政补助资金过程中,海宁市审计部门最初审计时并没有发现申报资料的虚假,只是发现有一张金额为4。6万元的发票造表时写成了46万元。审计部门据此展开调查,先是发现大部分虚假发票,而后在纪检、检察部门的协作下查清了几个人的不法行为。(来源于:5月7日《法制日报》)

“好吃就多吃点”。当下,一些胆大妄为的官员却张开血盆大口吃向了“惠农资金”。真是让众人气愤不已。显然,农业是生产之本,国家的各项涉农补贴政策是好的,但由于相关部门针对惠农政策性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等环节存在漏洞和制度缺陷,国家的各项涉农财政补贴虽然是个好政策,但随着中央下拨且逐年增加的庞大补贴资金,成为了一些腐败官员的觊觎目标。

因此,我们要遏制这样的腐败需要从制度措施入手,第一,要分解权力,及时采取措施,建立科学的防范机制和追惩机制,让群众参与监督,政府应公开项目工程,形成操作性强的监管制度,让干部从思想上没有“贪”念。

第二,对各地使用管理的惠农补贴资金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严厉问责,让惠农补贴资金成为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能乱碰的“高压线”,如此,才能真正确保涉农补贴资金安全足额落实到农民手中。

最后,杜绝惠农资金沦为“唐僧肉”的不堪现象,需要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廉政宣教,营造“人人倡廉”的良好大氛围,让大家从思想上做到不愿贪、不愿腐,扭曲的价值观自然无地生存;还有就是,预防监督需在前,任何腐败的苗子都可以预防,任何腐败的机会在严格的监督下都可以消灭;最终,问责惩处要及时公布,做到处罚一个人,教育一群人,让那些还心存侥幸的人不敢越雷池一步。(文/李胜)

作者地址:四川省三台县宁靖街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