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为什么古老的村庄让人心动

[ 作者:李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25 录入:王惠敏 ]

“你去过后沟吗?感觉如何?

我去的时候还很好,现在卖门票,商业化了。

商业化是什么意思?

就是不纯朴了,一切以赚钱为目的”

“我建议你去沁河沿线走一走,那里不仅仅有中国最古老最大的古城堡群,沿岸风景也是纯中国味儿的,寂静纯朴。

我听说已经有大财团在那儿整片开发了。要去快去,不然来不及了”

这样的对话一定常常在你的朋友间进行。那么问题来了:

1,开发保护为什么常常让人觉得是“祸害”;

2,人人尽说“原生态”好,为什么还有人要花费很大精力时间金钱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

3,我们应该怎样努力,怎样在传统的符号上,镂刻上我们现在的痕迹。

一,为什么古老的东东让人心动?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诗经·君子于役

为什么古老的东东让人心动?因为我们出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人一生下来就有实足的五千岁。岁月与我们默默相对,莫逆于心。

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习惯于这样盖房子——依山傍水负阴抱阳师法自然,我们因势就形,选择合适的地方,让房子长成自然的模样。那时我们敬畏自然,我们努力与他和谐相处,称之为“天人合一”。

那时我们盖一处院落可能要几十年的时间。长及幼及孙,几辈子才成规模。那时的活儿细啊,砖与砖间要灌米浆弥缝,一堵墙花去大半年,岂不正是现在热烈提倡的工匠精神。

那时院子是天然必备,我们在房檐上放着扫帚苗,碎石铺曲径一条,两旁瓜果梨枣柿子核桃,窗下垛着玉米堆,墙根停着牛车马车或平车,鸡悠哉觅食,狗欺软怕硬。我们和邻里隔着院墙说话,互通有无。

为什么古老的东东会让人心动?因为里面隐含着一种天长地久的安定。在这个时间走得越来越快的时代,给日益匆忙的心灵一个可以抓住、可以依靠的心理凭据。

但是亲爱的,你想过没有,只有改变才是永恒不变的。

平定县娘子关镇下董寨村的一处入口。路与山与树与村口的两块柱石显然不是同一个时代生成。下图为目今习见的统一规划后的村子样式。多奇怪。在一块地方,使用一式建材、造成一种模样的村子怎么看起来反不如自然生成的村落舒服“协调”呢?

二,亲,你确定这个是你的原生态?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

商业化的对面是原生态,是人们现在歌颂“尚未被开发”的乡村下意识统一用词。可是,原生态是什么样子的?

一片荒域,半堤衰柳。断桥流水,破屋丛花。威严的石头上长出柔软的青草,山川岁月千年唱着相同的歌谣。

在我们这个从唐诗宋词元曲一路吟唱下来的诗礼国家,人们照美好的意象为乡村塑形。“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今夜酒醉,明日又天涯,你是过客,与这古老的村庄只是轻轻一触,不必事事看进眼里。你尝到村庄香甜可口的食物,你不知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辛劳;你感受村民憨厚的质朴,你不知道因物质困乏村民间紧张的关系;你用袅袅炊烟脉脉小河铺天盖地地描勒出一种世外桃源的温情,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忽略了,村里的他们正在向往外边的世界。

亲爱的,你发现没有,原生态”这个词是“外面”的人想出来的,”外人“的匆匆一瞥间以为符合了自己心理的描画。乡人如果说起这个词,那一定是在迎合你,用你的方式诱惑你。

换你住在这里,你能住几日?

一个废弃的老房子。老家游学公社·内蒙古刘军摄。吴芳说,不定谁就成了谁的风景。

三,你和村庄,你们的关系变了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你和村庄,其实已经不再脉脉含情相待彼此。

曾经,“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现在,你到人家院里拔一颗葱试试。

可是,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吗?主客关系变了。对你而言,以往的闯入是邂逅,现在是刻意;对村人而言,以前是漫漫岁月中的惊喜,现在成为生活的常态。

你存了攫取的心,因为你,村人知道了天赐的山与水与野菜都可以变成钱财。于是交易自然出现。所以,你以为的“商业化”,不只是因为村民变了。大观园里探春改革后,小丫鬟春燕骄傲地说:“这一带地上的东西都是我姑娘管着,一得了这地方,比得了永远基业还利害,每日早起晚睡……老姑嫂两个照看得谨谨慎慎,一根草也不许人动”。

四,村庄的意义就是让人离开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村庄是让外人来吟咏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回不去才叫乡愁,回不去才会断肠。很多时候美丽是一种残酷,而残酷是自己一种暗暗的享受。

乡村是安静的,可是只有安静会让人枯寂萎朽;城市是活动的,可是只有活动,会让人空洞怠倦。所以乡村的人必定向往着外界,外面的人有时需要回来充取力量。

所以即使断肠,人们也是要向外走的。乡村的用处,就是让人积蓄了力量向外走。

五,外面的力量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空村是大势,全世界都这样。保护与建设新农村也是势在必行。

不必马上嫌他”商业化“,也不要皱起眉头只嫌他在”改造“上的各种不合心意——想想你在一个活了五千年的充满了国人全部想象的村庄面前”动手动脚“所必然的笨拙。

重新建设乡村的力量必然来自外部。怎么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除了国家与政府的发动,我们还正在尝试并喜见一种新的力量:譬如安缦型,譬如唐乡型,更多是一个个个体,在村庄里买一个院落,试探着回复心目中美丽的模样——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重新捡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宝,把现代化的技术力量用于与自然的磨合顺应而非炫耀。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为乡愁重新下一个定义,她不再只是狭窄的他自己生长其中的具体的村子,也许会成为我们与脚下这块土地重新互相认识,重新相爱,重新生成的互相尊重的不弃不离。

我一路小跑着扑向那些古老又常新的村庄。之前是怕他被变了,以后将因了他不断新生的诱惑。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 老家山西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