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办理贺州市的一个大案时涉及行贿人王大洋,并指定贺州市检察院立案侦查王大洋行贿案。当王大洋被查后,蒋扩兴十分关注案件进展,同时他的恐慌也叠加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他知道王大洋是信不过的,他极有可能会把自己给卖了。(监察日报 3月31日)
被蒋扩兴所时刻注意的,不是其他,正是行贿商人手里的行贿日记,同时这也算是蒋心头上的“死亡笔记”。在他惶恐了多日后,终于“迎来”来了反贪局的调查,同时,这也让蒋扩兴的正常人生阶段走到了尽头。
从他的个人经历的履历看来,他在受贿之前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在乡镇干部的职务上工作了多年,而且,他还曾经在自己微薄的薪水里面拿出一部分来资助过困难学生。可以说,如果没有后来的调动,如果没有自己的利益熏心,导致在贪腐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他就和其他千千万万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一样,有踏实工作的心态,有着完美无缺的履历,同时还富有帮助他人的美德。
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在科级干部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自从被调入到老干部管理局局长的位置上,他就开始心思“活泛”起来,要“找点事”干。
在管理单位的基建事务上,他认识了当地的建筑承包商,而头几次的见面就让他“收入”不菲,对方甚至一次性就给他送上了高达50万元的“礼金”。自此,蒋扩兴也算是走上了一条贪腐的不归路。在得知钱来得如此容易之后,他又不断地开口要钱,把收贿以建筑面积来加以提成向对方索要,这不光是狮子大开头,而且也让这名承包商极为反感和厌恶。一来二去,对方早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笑面春风,取而代之的是“行贿记录”的威胁。蒋扩兴也感到了恐惧日益加深,在2013年以后,随着反贪腐行动的日益深入,蒋掉入了自我编织恐惧陷阱里面,在听闻王大洋被查以后,他再也坐不住,到处打听情况,也曾想过要自首,但是这一切都被侥幸的心理压制。该来的总归是要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他仍然是被捕了。
不管是当初的受贿行为,还是后来的担心被查,其实贯彻蒋扩兴心理始终的就是“侥幸”二字。殊不知,贪腐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不归路,金财固然有诱惑的一面,但是在贪腐之后,却是无穷无尽的心理折磨。以贪腐来“换”得折磨,不知道这是一笔怎样的“买卖”。在蒋扩兴的身上,我们其实还要思考的更多。莫伸手,一伸手就是万丈深渊。
作者地址:绵阳市三台县灵兴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