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官员“打白条”实则是权力“贪吃”

[ 作者:魏露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28 录入:16 ]

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的78岁陆老先生有个10多年的心病:他开餐馆期间,16个村、5家单位,在他的餐馆吃饭打白条,现在他家餐馆关闭已经6年了,还有6万多元欠款,至今讨要无门。(3月25日 荆楚网)

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在“打虎拍蝇”的高压下,“吃霸王餐”、“打白条”的现象明显得到了改善,但是对于一些公职人员,习惯了公款白吃白喝,要让他们改掉“打白条”的行为显然很难。

欠债,并非万不得已人们都不想去欠下这个人情,毕竟自己心里过不去,更何况这是用自己的信誉作的抵押,心里总会觉得有块石头压着,只有搬开这个石头,才能心顺气爽,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自古以来从不曾改变。

官员“打白条”属于一种千张不赖账,但是却收不了账,这不但直接损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是透支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这样的“白条”不得不重视,须知,透支的公信力寒的是民心。

“贪吃蛇”也是从吃一颗子开始,慢慢地变得胆大,心厚,官员“打白条”也是同一个道理,一开始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也会左思右想,但是一旦“打白条”上瘾,就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职责,想到的只是如何更好地“白吃”。

作为老百姓,很多时候面对官员的“白条”不是不知道难收,甚至是收不到,但是他们却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因为官员手中有权,老百姓办事还得依赖这个权,为了日后办事不被“刁难”,除了为他们的权力“白条”放行别无他法。

官员“打白条”其实就是权力的“贪吃”,他们是把“强盗的行为”用公权力合法化,遭殃的还是老百姓,但是这样的行为显然是党纪国法所不能允许的,要防止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不仅要重惩,更要规范权力的使用,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强化群众监督,让“白条官员”无处藏身,才能重拾失去的民心。

作者地址:绵阳市游仙区街子复兴街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