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精准扶贫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

[ 作者:染博钊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6 录入:7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党组书记龙宇翔13日做客新华网时指出,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只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扶贫机制、转变扶贫方式、推进精准扶贫,国家的扶贫开发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实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新华网314日)

精准扶贫是当前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党政官员,似乎都被安排了与精准扶贫相关的工作内容,有担任第一书记的,有担任驻村干部的,有担任驻村帮扶联络员的,还有任职于驻村帮扶工作组的,大有精准扶贫全民化的倾向。这场全民化的扶贫运动,是党中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作出的英明决策,是立足当前化解贫困的有力举措。针对这个,笔者认为,扶贫工作在立足当前的前提下,更应该要放眼长远。

回到精准扶贫的项目实施上,我们依据贫困对象不同的致贫原因,分别建档立卡而实施“一户一策”,无论是从扶贫工作组的工作方式来看,还是从贫困群众的意向来看,他们都更希望直接送钱送物,对政策扶贫、思想扶贫、技术扶贫、产业扶贫,似乎都不太买帐。为什么会这样,不外乎就是认为放眼长远的扶贫见效慢,直接送钱送粮的效果立竿见影。说白了,他们这种追求短平快的脱贫方式,完全是目光短浅,在与中央的扶贫政策背道而驰。

有人举了一个例子,对两户不同致贫原因的贫困户,分别送了一头母猪。一户喂了大半年,直接卖了个好价钱,小赚了一笔。另一户把母猪养大后作为了培育小猪仔的工具,短期内没有看到经济效益。对这两户,我们不难看出,第一户决不可能走出贫困,第二户走出贫困的机会必然会比第一户大得多。

因此,对扶贫工作,无论是扶贫干部,还是贫困对象,我们都要立足当前,仔细分析致贫原因,找到解决贫困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放眼长远,从思想脱贫、政策脱贫、技术脱贫、产业脱贫等多个角度入手,从根源上解决致贫的问题,以短期的贫困来力促实现长远的富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脱贫致富,关键在思想脱贫,既包括贫困对象,还包括帮扶干部。

作者单位:资阳市雁江区长顺物业公司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