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总在法学院本科生中搞一个问卷调查:“你为什么报考法学院?”来自农村的许多同学都会直言不讳地说:“因为家里人经常受到村干部欺压,所以报考法学院,将来有机会出人头地了,非去整治一下那些基层土皇帝。”因此,中央“‘老虎’‘苍蝇’都要打”的反腐败方针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新华网,2016年3月3日)
村,是全国最小的行政单位,村干部就是最基层最小的“官”。潘长江有部电视剧叫《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意思就说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别太小看人,村长虽小大小也是个“官”。然而,某些村干部就是太把自己当成“官”,太把自己当回事,觉得自己大小是个人物,至少在村里来说是佼佼者,利用手中小小的权利就能只手遮天,欺凌百姓,正是这些“小苍蝇”,扰得群众苦不堪言。
群众选举村干部的初衷是为群众办事、做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的。村干部在上任之前就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村官不是获得权力的筹码,也不是欺凌群众的旗号,村官是为一方群众办事、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村干部是最贴近群众、与群众打交道最多的干部,是百姓的“父母官”,是群众的“贴心人”,是群众最敬重和拥护的人。从政府的层面讲,完善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采取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组织考核等多种方式,在选拔任用村干部的时候,擦亮“眼睛”,竖起“双耳”,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呼声,把真正有能力、肯为群众办实事的人选出来。加强干部考核,“德能勤绩廉”全方位纳入考核范畴,别让部分村干部有隙可乘。
“小苍蝇”损害的是党员干部的形象,消磨的是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引以为戒,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是正道。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曲山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