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法官辞职不必过度解读

[ 作者:李小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29 录入:16 ]

“初则喜正义之伸张,乐法律得施行,不屑媚俗,安于清贫。久矣疲命于杂务,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尽孝心……”一则湖南某法官辞职信在微信朋友圈悄然走红,网友盛赞辞职信文采飞扬、笔者文字功底深厚,感叹辞职甚为可惜。(凤凰网,2月26日)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位法官辞职引来众多网友围观,一时间赞的、捧的、损的、叹的应有竟有,褒贬不一。但在笔者看来:“一位法官辞职不必大惊小怪、过度解读”。

有的网友看了这位法官的辞职信,认为其用词、用句堪称练达,文采飞扬,感叹辞职甚为可惜。笔者认为:一个人文采好,他不一定就适合他现有的工作岗位;一个人文采不好,也不能断定他就不适合做法官。人们之所以对此法官辞职而惋惜,大概都是其惜才的原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去也好,留也罢,我们都应该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一位法官辞职不必过度解读,人才的正常流动才是符合人才规律的,就好像一个水池有水流进,也有水流出才能保证这池水是一池活水。不过法官辞职如果出现辞职潮,那就另当别论了,此时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查清是否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加以改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