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十六“吃龙肉”当天(22日),南溪区人民政府以红头文件形式发布《关于倡导市民自觉抵制“吃龙肉”活动的通告》,明确规定不得擅自组织“吃龙肉”,情节严重者或由公安机关处罚甚至承担刑事责任。随后,这个倡导市民抵制“吃龙肉”的通告,遭到了当地村民的质疑:“这么多年的民俗传统,难道就这样断了?”(成都商报,2月26日)
“龙”作为国人的图腾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特殊的“龙”情节,我们更是龙的传人。位于长江第一城的宜宾南溪区江南镇,却保留着全国绝无仅有的“吃龙肉”习俗。可在今年,南溪区却以红头文件抵制“吃龙肉”活动,原因是“吃龙肉”活动桌数年年递增,每村500—800桌不等,就餐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到处人山人海,交通、治安、食物都存在安全隐患。
笔者认为:南溪区政府发文抵制“吃龙肉”的本意是好的,毕竟人民群众的安全重于泰山,但是“吃龙肉”既然是当地群众的重要民俗活动,而且广受群众欢迎,那政府就不能简单的对“吃龙肉”活动一禁了之,与其发文抵制,不如多在防范上做文章。
舞龙既是一项文化活动,又是一项体育运动,舞龙之后的“吃龙肉”更是体现了各地的民风民情,倘若当地将舞龙、吃龙肉、旅游业结合起来,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