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将自己“扶”进监狱的扶贫干部做了些啥?

[ 作者:杨琪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26 录入:7 ]

由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检察院起诉的武都区工信局原局长董社有受贿332万元、891.16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法院一审对其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四年,没收全部非法所得。日前,董社有已被送监执刑。(新浪新闻,225日)

身为一个扶贫干部,本应履行自己扶贫职责,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百姓干实事,谋福利,促进地方发展。但董社有确利用自己的权利和人脉,为他人办私事,为自己谋非法钱财,陷入钱与权的魔咒。

习近平到河南省兰考县,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原则必然会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缠绕着党员、干部,‘温水煮青蛙’现象就会产生,一些人不知不觉就被人家有的请君入瓮了。董社有就是没有抵住诱惑,陷入了权利的陷阱。只要丢了心中的敬畏,忘了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手中的权利来自人民,伸手必被捉。

领导干部手中握着权力,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干大事,为人民谋利;用得不好就会被污水沾染,有时不知不觉之中就会陷入了“温水效应”之中。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千干净净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扶贫干部完全可以将扶贫工作作为人生的一大挑战,这是一个很好为民办实事的干事平台,也是一个充满荆棘的前进之路。各级干部要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作为一面镜子,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扎下根子,帮助贫困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勤劳致富、科技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