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孩子“你们不能这样对我”嚎哭的背后

[ 作者:郑文芝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19 录入:7 ]

春节过后,许多农民又怀揣着美好的希望和梦想,陆续开始了外出务工的行程,成都邛崃临济镇瑞林村的植大姐也不例外。植大姐是成都市场一家快递公司的女快递员,同时也是一位与丈夫离了婚的单亲妈妈,家中有一个读高中的女儿,以及一个7岁多的儿子峰峰,她必须外出打工挣钱,供两个孩子上学读书。然而,当正月初九坐上车准备返回成都时,儿子峰峰吵着要跟她一起去成都,一边哭还一边喊着你们不能这样对我”……此情此景,无疑再次戳中了公众的泪点,刺痛了社会的神经,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留守儿童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而这些隔代监护人一般年龄较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只能照顾留守儿童吃饭、穿衣等最基本的问题,对其学习上的问题往往难以给予帮助和辅导。特别是隔代老人对孩子大多存在溺爱现象,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致使有的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另外,留守儿童大多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时期,思想的可塑性较强,此时若缺乏亲情的抚慰及正确的引导,他们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不懂关心和照顾他人,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和体谅他人。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对突发性事件几乎没有应变和自救的能力,不仅自身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有些留守儿童出于对亲情的渴望,在缺少管理和控制的情况下离家出走,这些都给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由此说来,这位7岁孩子你们不能这样对我的嚎哭,实际是孩子内心的一种期待与呐喊,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反思。我们全社会应当群策群力共同为解决这一问题找途径,共同给予留守儿童充分的关注。作为学校,不仅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也要关注其性格培养和心理健康,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加班集体活动的热情,并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孩子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于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定期与孩子交流,定期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使孩子从内心感到温暖,继而燃起熊熊的希望之火。

记得冰心老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了爱便有一切是根本,能唤起人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对生活、对学习充满信心。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爱,尤其是对那些常年与父母分隔千里、留守在家的孩子来说,老师温馨的关爱、社会的关心,更是如春风夏雨,一点一滴都能渗入孩子的心田。因此,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拥有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精彩。

 作者地址:郑州市淮河路53号院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