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拾荒老人彰显无门槛正能量

[ 作者:岳小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29 录入:王惠敏 ]

118日上午,曾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获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93岁的拾荒助学老人刘盛兰遗体告别仪式,在山东招远殡仪馆举行。18日清晨,虽然招远飘起了雪花,但还是有很多人冒雪来到现场送老人最后一程。刘盛兰是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一位孤寡老人,20多年来,将拾荒得来的10多万元捐给了全国100多个贫困学子。(来源:人民网)

“拾荒老人”或者只是个符号,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满满的正能量,一种价值观。记得臧克家先生在纪念鲁迅先生的一首诗《有的人》中这样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拾荒老人”虽然已经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永世长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他在感动助学对象的同时,也感动了整个中国。他作为一个高龄老人,知道他的事迹后,令人敬畏不已。雷锋就在身边,学习他们当从感受这份正能量开始,进而培养善良、正义、宽容、理解、尊重等优良品格。虽然别人都认为他“干的是积德行善的事,过的是乞丐一样的生活”,但刘盛兰自己却感觉非常心安。他常说:“钱再多也没有什么用,人才是无价宝。只要能帮助那些孩子读书上学,捐得越多我越高兴。” 正能量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但是当把它放在社会学中考量,其意义就和人有了很大的关系。

笔者认为,正能量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作用自身、直接释放,这种正能量可以助人于困顿、救人于危难;二是作用他人、间接释放,这种正能量会随着先进事迹的传播而传递、弘扬,并最终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能量。 蕴含在每个人身上的正能量,构成了我们社会的正能量。

将这种正能量传递,需要我们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来完成,让所有正能量汇聚起来,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形成一种社会作为,人人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能量传递无门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