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市在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卫生、涉农等事关民生民利的领域,先后查处职务犯罪604件696人,其中查办处级以上干部118人,不断加大“打虎拍蝇”力度。2016年重庆将集中查办一批影响惠农和扶贫政策落实,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形成惩治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高压态势和震慑效应。(新华社 2016年1月18日)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按照现行贫困标准,我国贫困人口还有大约7000万,在五年内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任务非常艰巨。国家要加大扶贫投入,并创新扶贫模式,把扶贫资金管好用好。”
近年来,扶贫资金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串通作假、虚报冒领、层层截留、吃拿卡要、克扣私分、挥霍浪费、优厚亲友、有失公正。不断曝光的扶贫领域贪腐问题,说明在扶贫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存在薄弱环节,还有待加强。国家投入的扶贫资金越来越多,一些监管措施却没有更新加强,一些基层干部可以借机钻空子,大肆贪腐、滥用职权,官位虽小,胃口却不小。
一面是艰巨的扶贫任务、一面是屡见不鲜的贪腐现象,加强扶贫领域贪腐的督查惩治力度迫在眉睫。
2016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明确,“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行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公报这一内容,释放出严惩扶贫领域腐败,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强烈信号和坚定决心,得民心、顺民意。
严查扶贫领域贪腐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障,纪检监察机关要做到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增强干部群众意识,完善强化监督机制,同时建立扶贫公示公告制度,让群众和社会参与监督,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加强扶贫开发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严查扶贫领域腐败,这直接关系到扶贫资金的安全与脱贫攻坚战的进程,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