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吃百家饭”官员也贪腐,折射了什么?

[ 作者:孙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18 录入:12 ]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公开资料显示,这也是今年中央纪委通报的首位省部级落马官员。“从小就靠吃百家饭长大”,多家媒体曾对陈雪枫的出身做过介绍,“家境贫寒”是最常用的标签。(1月16日新华网)

很多时候,人们对官员的印象形成,无不是存在于记忆的贫困里,似乎只有经历过贫困苦难的磨练,才会得到一种很好的素质养成。对于这种观念,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也似乎有一棍子打死其他出身的嫌疑。毕竟,随之社会发展,很多公务员也并非要出自贫困,谁说城市中富裕家庭的孩子就会素质不好?

为何会讲求出身?其实那不过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尤其是六七十年代里,不管城市还是农村,生活大部分都很拮据,如果再遇到一些其他问题,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有吃百家饭长成的可能。所以我们不能给吃百家饭当官的人就一定会怎么样下定义。有难必帮,举手而为,这只是一种亲戚朋友们乃至区域内类似于传统美德的延续,至于日后的回报与否,人生价值观会怎样,都是不确定的。

2016年省部级中被中纪委通报的“首虎”陈雪枫,“出生在河南杞县的小村庄,两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在街坊邻居帮助下把他拉扯大。“从小就靠吃百家饭长大”,多家媒体曾对陈雪枫的出身做过介绍,“家境贫寒”是最常用的标签。我们看到,这都是媒体的多家吉言,也是衬托了未出事前陈雪枫的口碑。或许如陈雪枫等官员,也乐意这么宣传,毕竟这也是一种亲民的表现,只是他忘了,“吃百家饭”只是存乎于一方水土中,跟是否传承那种善意帮助不求回报没有关系。

“英雄不问出身”,借鉴于此,官员也一样。之前的再多成绩,对未来来讲,也只是一宗过去,并无其他意义。贪腐违纪并不会影响之前的“吃百家饭”,只能说明这个官员的思想境界和修养没有抵御过贪婪的欲望,没有将党的教育和群众期盼承继起来。为官也好,做人也罢,少不了实诚,正如一棵树,根红不一定就苗正,没有时间的修剪,凭着吃老本又能撑到几时?


作者地址:河北省临西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