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攻坚艰辛路上勇者胜

[ 作者:剑锋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15 录入:王惠敏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迎难而上,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0111)

习近平同志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需要在2020年前脱贫,每年减贫人口1000多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致力于脱贫攻坚,使7亿多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路,剩下这7000多万贫困人口,成为贫中贫、困中困。不消除这7000多万人口的贫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就会受到巨大影响。

2015年,习近平同志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国内6次考察,4次涉及的是脱贫攻坚。2016年新年伊始,习近平同志首次国内考察谈到最多的还是脱贫攻坚,可见脱贫攻坚任务之重、成败之关、责任之大。脱贫攻坚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全体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十分艰难和浩大的社会工程,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用5年时间使贫困的人民走出困难人群行列,享受人生幸福出彩之机会,已成为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允许有一个困难地区、 困难人群、困难家庭存在,这就是今后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最后要求,起码标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脱贫攻坚越到后期困难重重,攻坚拔寨也好,啃硬骨头也罢,肯定地说,脱贫攻坚最后冲刺的道路上会遇到若干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不确定的因素时有发生,前行道路“雄关漫道”。脱贫攻坚贵在坚持,贵在锲而不舍,“猛将比拔于卒武”勇士挑战的是“不可能”。

英雄是勇士的化身,脱贫攻坚时间短任务重,责任不可推脱,不能推脱,虽然是摆在全体党员干部面前似乎一座大山,但办法总比困难多,用勇士的担当、勇士的精神、勇士的气概,不辱使命,只争朝夕,心装梦想,迎着困难向前方,就一定能够踏破坎坷成大道,迎来红日映朝霞。

勇者的精神是不气馁、不服输、不言败,如“行者”取“真经”,历经劫难不回头,2020年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就能顺利到达“大雷音寺”,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祖国和人民将对我们预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人们戴上五彩斑斓的光环,照耀民族复兴的金光大道。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