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工作量太大”岂是上班打盹的“遮羞布”

[ 作者:凉夏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08 录入:12 ]

1月3日,有常州网友爆料称,在武进汽车城服务中心的车辆购置税窗口,国税局的一名工作人员竟然在上班时睡觉,引起网友热议。武进国税窗口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常州本地媒体采访时称,2015年12月31日,有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打了个盹。(中国新闻网1月7日)

从“官员上班翘腿看电视”到“官员上班休息室打牌”,再到这次曝光的“国税局公务员上班时间当众睡觉”,有关党员干部负面形象的话题一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拿这次曝光的公务员上班打盹事件来说,有网友爆料称在武进汽车城服务中心的车辆购置税窗口,国税局的一名工作人员竟然在上班时睡觉,引起网友热议。武进国税窗口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常州本地媒体采访时称,2015年12月31日,工作人员谢某因年纪偏大,有腰椎颈椎方面严重的慢性病,早晚接送小孩又太忙,年底工作太忙,休息不够,实在扛不住才会打个盹。而就在舆论快要平息之时,网友再度发帖质疑,称他是在2015年12月23日拍的打盹照片,而非该负责人所说的12月31日,国税方面的回应有搪塞和包庇之嫌。

毋庸置疑,原本公职人员上班打盹就是“庸懒散”的表现,但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了所谓的“赶紧将影响消除”就在没有认真核实的情况下作出回应,难道就不知道以“年龄大”“有慢性病”“工作太忙”为借口回避问题、缺乏担当,是典型的官僚作风,比上班打盹的危害性更大。而如此“越描越黑”的解释怎能不引起网友质疑,“上班就要有个上班的样。身体不舒服,可请假休息!该承认错误就承认!给政府机关抹黑了。”、“公务员向老百姓道个歉有这么难?”、“本来是一件小事,真诚认个错也就罢了,偏要编瞎话,现在,一句瞎话,要用一百句瞎话来圆。公信力也就这样一点一滴地被消蚀。”。。。

都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群众眼中的党员干部形象正是其心中的政府形象。而用“工作量太大”来掩饰官员上班打盹背后的“庸懒散”又怎能逃过群众雪亮的眼睛?因此,“工作量太大”绝不是公职人员上班打盹的“遮羞布”,反而将某些党员干部身上逃避责任、缺乏担当的官僚作风一览无遗。

总而言之,不仅要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管理制度,让“上班打盹”的现象不再出现,更要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树立勇于担当、能够担当、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这样才能维护好政府形象及公信力,不让“一颗老鼠屎打坏一锅汤”。


作者地址:绵阳市三台县古井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