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在做实“绣花”功夫中增强脱贫成效

[ 作者:山夫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0-12 录入:吴玲香 ]

四川茂县地处川西北高寒藏羌区,居住着全国三分之一的羌族人口,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十八大以来,在中央脱贫攻坚基本方略的引领下,当地政府加大对羌族古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在扶贫上下了一番“绣花”功夫。(10月11日 新华社)

四川茂县在扶贫工作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落实中央决策与传承、保护大对羌族古文化结合起来,盘活当地资源中开拓了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之路,在下足“绣花”功夫中增强了脱贫奔康的成效。

“绣花”功夫成为脱贫致富的密码。自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不仅“绣花”功夫成为最高频率的热词,也成为各级扶贫干部破解扶贫工作瓶颈问题的密码。他们把落实党的扶贫政策与贫困地区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依托群众的智慧,传承当地独有的特色文化资源,从传统产业中发掘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产业基地,围绕基地发展民俗旅游、乡村旅游,在拓宽群众增收致富之路中,增强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新活力。

“绣花”变“秀”花的思维需警惕。在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暴露,一些扶贫干部不是在下足“绣花”功夫中亲力亲为地破解扶贫工作中的困难,在发展脱贫产业上下功夫,而是寻找捷径,出现因帮扶工作不落实出现了代脱贫、数字脱贫的现象;也有的帮扶干部不用心管理扶贫项目资金,侵害扶贫项目资金的现象依然存在,致使一些扶贫项目未能发挥效益;也有的只注重对当年脱贫的村和户雪中送炭,而不在“回头帮”中锦上添花,只注重“秀”花而不注重“绣花”,让一些群众意见很大,因而需要警惕。

“绣花”功夫不容党员干部思想懈怠。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20年与全民同步步入小康,是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为此,各地要借鉴四川茂县扶贫工作经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想,把落实中央的扶贫决策与贫困地区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承独特的文化资源中盘活资源,拓宽群众致富增收之路。这就要求广大帮扶干部以群众不脱贫、责任不脱钩为已任,强化责任与担当,依托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以“绣花”功夫,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起来,以自己的辛勤付出,实现群众的真脱贫、脱真贫,才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单位:盐亭县委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