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2018年,组织又选派扶贫工作队到贫困村,不断壮大基层扶贫队伍,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工作队和驻村干部全心全意投入扶贫开发工作,强化责任担当落实,为贫困村顺利脱贫摘帽,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脱贫成效显著,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坚拔寨阶段,帮扶干部及贫困群众的思想认识也显得尤为重要。
脱贫攻坚唯此为大,任何时候强调脱贫攻坚都不为过。帮扶干部思想认识方面,一是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履职尽责,一方面落实好政策宣传,把党和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支持农村农业发展政策、支持农民增收的政策原原本本地宣传好,让群众理解并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扎实开展工作,不走马观花,确保工作实效。二是用真情去扶贫,习近平总书记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和一般群众相比贫困群众更加渴望党和政府的关怀,渴望得到国家扶持,因此,我们的帮扶干部要,多走访了解,多思考帮扶举措,因地制宜,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和问题。拿出十二分的精神状态,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中。拿出自己的真情实意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感化群众,才能拉近距离。群众是我们的帮扶和服务对象,我们的帮扶实绩固然重要,然而,对方认可与否才是衡量脱贫成败的关键因素。政策好不好要看群众是哭还是笑,我们的基层干部很辛苦,与脱贫攻坚形影不离的是干部们的熬更守夜、披星戴月。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我们不求群众感恩戴德,只求群众能点头认可。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要多渠道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打通思想这一路子,我们开展农民夜校,宣传政策,开展“四好村”创建、“四好户”,“乡风文明积分”等评比活动,通过物资奖励激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认可度,弘扬优良习惯,为的就是和群众打成一片,走进他们内心,让他们认可我们的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振奋群众脱贫精气神,提升脱贫致富信心和能力,最终实现脱贫奔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