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入山访贫”要的不只是“别样”

[ 作者:鱼予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9-12 录入:吴玲香 ]

日前,当福建省厦门市一国企管理人员陈某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时,她对“入山访贫”有了更深的感受。“今天不来这里的话,很难看到身边还有与我们生活差距这么大的困难群众。”从贫困户低矮的土房里探出身来,她感慨道。这不仅是一次“入山访贫”,还是厦门市纪委监委精心组织的一场别样教育。(中国纪检监察报 9月11日)

相较于其他公款违规吃喝的警告、记过、降职、降级等处罚,“入山访贫”应该算得上不错的创意。或许,如观者所言,“很惭愧!我曾违规购买葡萄酒用于职工聚餐,对比他们的生活,实在汗颜。今后我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睹“苦”思“奢”,从心灵深处得到震撼。然,笔者以为,八项规定出台至今,缘何有规定可以不执行。单单寄希望于“入山访贫”活动能让他们引以为戒,提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否“期望值”过高?“杀鸡不能骇猴”“扬汤只为止沸”,假以“入山访贫”教育只为“别样”。那么,要遏制公款吃喝未免形式大于内容。

公款吃喝,实则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公款吃喝,挥霍无度,是腐败行为中的一种,一直以来被国家所禁止、为人们所批评。虽有各类相关规定,但,公款吃喝的禁而不止,既有个人原因,又有环境因素;既有现实条件,又有制度留下的空间。接待来客,不得不吃。不设宴款待于“礼”和“理”都说不过去,所以,有来客吃喝是免不了也推不掉的;二则制度缺陷,想吃就吃。公款吃喝是自己消费,财政付帐;三是监管乏力,吃了白吃。多年来,为遏制公款吃喝风,有关方面不知下发过多少“不准”,制定过多少“严禁”,却收效甚微。为此,“入山访贫”要的不只是“别样”,而是进而追根溯源。

“吃喝风,吃喝风,败坏了政府威信,喝坏了党风”,这是民众对公款吃喝问题的讽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事实上,要遏制公款吃喝首先就得抽掉其“薪”,使公款吃喝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得制定严格且切实可行的制度,对公款吃喝报销的项目、金额、人数等进行严格的限制。对违反制度的要进行严厉处罚,不搞下不为例,不搞网开一面。其次,要加大力度清理各单位的小金库。除了依法收回小金库外,还要处理相关责任人,使小金库彻底失去生存的空间。钱没地方报销,公款吃喝的心也就不会“烧得慌”。

再者,遏制公款吃喝不能一阵风。既要向思想要自觉,也要向制度要约束,向两者结合要长效。要制定一个操作性强并能执行的制度;加强教育,改变观念;领导带头,方能成效;严肃执纪,决不手软。有道是,看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制度建设搞得怎么样,关键是看能否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推动形成从严从实的氛围。对公款大吃大喝的“顽疾”,严格监督、严肃查处、不留情面曝光,对顶风违纪者一个都不放过。当少了巧立名目公款大吃大喝的理由、少了空子可钻,多了久久为功“韧劲”,何愁“四风”不治。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靠“入山访贫”管不住公款吃喝的嘴。遏制公款吃喝是民心所向,是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不奢望一下子到位,更不追求“一锤子买卖”。唯有稳打稳扎、步步推进,常给力、不卸力,从严从紧、持之以恒,震撼才有威力。

(作者单位:北川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