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云口中的“山里”,指的是贵州省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晴隆县是著名的“二十四道拐”所在地,境内山高、坡陡、谷深。作为我国目前唯一正在实施整乡搬迁的彝族乡,三宝乡被一条河流包围着,周围地势陡峭,只有一条公路与外界联通。(新华社 9月5日)
贵州省晴隆县为了把有限的帮扶资金用在刀刃上,对三宝彝族乡实行整体搬迁至条件优越的县城,不仅解决了群众后代上学难的问题,而且在拓宽群众视野中,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活力。
政策支撑解难题。在一个彝族聚居乡,实施整体搬迁的难度之大,既有民族风情问题,也有搬迁到新的地方生活来源等问题,他们用政策一一解决了群众思想上的疑虑。土地确权、林地确权、农村低保转城市低保、推荐就业、引入企业解决就业、集中安葬等,让群众吃上了定心丸。以政府的诚心,撬动了群众搬迁的决心。
有限的资金用到了刀刃上。由于三宝乡所处地理环境特殊,建设公路、医院等基础设施成本大,群众耕地有限脱贫困难。把上级的扶贫政策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以搬迁促进脱贫的办法,实现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弯道”超车,让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了最大效益。
新的环境造就了一代新人。由于在整体搬迁的过程中,实施了技能提升,定向推荐,引入企业解决就业等方式,在促进彝族群众与其它民族的融合中,开拓了眼界,丰富了视野,改变了只靠不到一亩田地过日子的思路,而是在献身于城市三产联动,拓宽了增收致富之路。同时三宝乡学生享受到了城市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其成长成材创造了条件,家长们不会望着1个多小时的山路发愁,而是集中精力挣钱致富奔小康。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样的水,但因群众的搬迁山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将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宝地,因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但人的思想却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为他们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开启了致富脱贫、奔向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要把上级的扶贫政策与当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扶贫的举措,破冰攻坚中的困难,探索扶贫的新路,才能有效地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实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
(作者地址:盐亭县茶亭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