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攻坚须“赛跑”更须“晒阳”

[ 作者:吾尧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9-05 录入:吴玲香 ]

脱贫攻坚涉及对象多,政策项目资金数量大,如若信息公开工作不到位,就容易让贪腐分子将扶贫领域资金项目当成“唐僧肉”,腐败风险陡增。(9月4日,人民网)

脱贫攻坚是一场不得不打、不得不胜的硬仗,是一场党和群众都必须参与其中的比赛,这场比赛要战胜的对象是好吃懒做的思想,是甘于受穷的意志,更是躲在各种惠民补贴背后的“黑手”,是藏在黑暗面的腐败。每一个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干部都应该具备奋力奔跑的决心,拥有不畏艰难的勇气,发扬敢于拼搏的冲劲,创造经得起检验的成绩,既要勇攀高峰,敢于“赛”出成绩,也要刚正不阿,敢于“晒”出过程。

“赛”出成绩,就是要踏踏实实打胜仗,勤勤恳恳赢比赛。通过广泛并深入的宣传动员,让贫困地区群众有追求更好更美生活的愿景,并能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通过一系列扶贫政策的认真落实,让贫困地区群众不再为温饱犯愁,让孩子上得了学,让群众看得起病……以扶“志”助扶贫,以扶“智”求脱贫。这场比赛的胜利需要参赛者们有捕捉机遇的敏锐,有抓牢机会的智慧,在极限面前既要有敢闯敢拼的勇气,也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能够在争分夺秒、朝夕拼搏中取得让群众满意的“成绩单”。

“晒”出过程,就是要老老实实扶真贫,清清白白真扶贫。脱贫攻坚是一项技术活,既注重方式,也注重方向,倘若一开始没有把准脉搏,找到贫困的症结,有再好的办法也是枉然,方向错了,只会渐行渐远,与目标背道而驰。要带领一方脱贫致富,就要求扶贫干部既要敢于当“医生”,看得出“病症”,下得准“药方”,也要敢于当“病人”,定期检查自己,及时就医,找出身上的毛病,及时纠正。身为“医生”,就要敢于“晒”出“药方”,让群众看清楚用了什么“药”,弄明白各项“治疗措施”的使用,让方法和过程透明化、公开化,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作为“病人”,就要敢于“晒”出身上的毛病,主动接受治疗,最终由群众来评判治疗效果,确定是否继续。唯有全身心扎入扶贫事业中,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把过程“晒”在阳光下、“晒”到群众中,才能防止腐败在阴暗面的滋生与蔓延。

(作者单位:四川省蒲江县国土资源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