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设岗定责”为党建注入新活力

[ 作者:陈宇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8-06 录入:吴玲香 ]

“以前感觉和普通群众没啥区别,现在不同了,自从认领这个‘党员柑橘示范岗’,我就有了帮助村民发展好柑橘产业的责任和义务。”7月31日,仁寿县双堡乡梁桥村的柑橘种植大户、共产党员温健自豪地说。这是该乡创新党员管理模式,为基层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激发农村党员创先争优的一个缩影。(8月2日,四川农村日报)

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每一位党员想干事有机会、想出力有载体、想工作有平台、想管事有名分?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善抓党员队伍管理,把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作为争做合格党员的有效载体,让其“有位更有为”。如此举措,不仅可以加强党员队伍日常管理,还能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建立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有效机制。

何为“设岗定责”?简单而言是本着尊重意愿、因人而异、力所能及、发挥特长的原则,让党员积极参与农村、机关、社区、社会组织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活动,参与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思想教育的宣传宣讲学习教育,按照重点工作督导员、日常工作协管员、社情民意调查员、行风政风调研员、定点扶贫帮扶员、党建工作指导员、社区工作指导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等岗位逐个设岗定责,确保每名党员有岗位、有任务、有职责。

就如群众所言,“咱现在也有‘职位’了,作为一名卫生监督员,保持环境卫生自己首先要带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在其位有作为。”如此方式,老党员通过老年协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道德评议、市场管理、村庄治安等工作;年轻党员进驻企业和市场,在工作实践中锤炼党性、锻造能力,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担任村办企业、经济实体等的负责人。通过给党员定岗位,让每名党员有用武之地,也为村党委选人用人提供了“练兵场”。

目前,很多地方党支部都探索性的实施了“设岗定责”,支部全体党员都认领了服务岗位,不但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汇聚起服务农村、奉献社会的正能量,同时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为机关党建注入“新活力”。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新桥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