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绥德县中角镇延家沟村选举村委会班子时,却将一名精神病人列为了候选人,并当选村委会主任,这让村民不禁怀疑选举的公平性。对此,中角镇政府回复称:残疾证不知如何办理,但候选人事实上正常。(来源:《华商报》8月1日)
可以说,做好基层换届选举工作,是强化基层组织凝聚力,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增强党在基层统治基础的关键。基层组织,不论是村居委会还是基层党组织,都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和为民服务中心,作为工作人员的基层群众组织的干部们是党在基层的坚强骨干力量。
无疑,在选拔基层干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选举程序和标准进行,这既是对党委的负责,又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负责,“公平、公开、公正”基本原则必须贯穿选举过程的始终。然而,在看完被曝光的这起村委会换届案件后,一个“精神病人”竟当选上村主任,单从这方面看,无论是法理还是情理,确实说不过去,村民们质疑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把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了解后,针对村民的质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虽然给出了回应,但回应的说辞却难以服众,从舆论视角来说,背后是否隐藏其他猫腻也亟需澄清。笔者认为,服众最好的办法就是顺藤摸瓜下去。
透过报道出来的信息,这起村民质疑换届案的焦点或许不是到底是不是精神病人那么简单了。据候选人延鹏飞坦称,自己几年来一直领取着残疾人补助,但是实际上他并不是精神病患者,并不影响选举。其实看到这就更加让人质疑了,不是精神病患者,为何领取着残疾人补贴?残疾证是通过正当途径申请的吗?确实符合条件吗?我们通过记者调查的也不难发现,候选人延鹏飞的残疾证是通过关系办理的,这就更加让人产生质疑,暂且抛开是不是精神病人,如果残疾证取得都是不正当的,领取补贴的性质自然就变了,这样的话,能成为候选人甚至当选上村主任,不仅是他个人问题了,同时也暴露出当地监管的漏洞,一旦属实,这样的人当选上村干部,怎能服众?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起群众质疑换届当选案一旦处理不好,还会埋下信访隐患问题,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全体村民通过投票选出来的村干部说明信得过,那些通过权钱交易或者不正当途径选上的村干部自然也得不到村民们的支持,可想而知,在开展村务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瓶颈,这并不是党委和村民们所想看到的。在笔者看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此案件虽然算不上新鲜事,但也算得上一个典型,对各地同样敲响了警钟,换届选举容不得半点马虎,除了按照程序进行外,每一块工作都需把好关,可以说,要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要扎好制度的篱笆,并强化问责制度,切忌为一己之利违反政策规定,害人害己更伤民众的心。
事已至此,笔者认为,这起村民质疑换届案背后肯定隐藏其他猫腻,希望相关职能部门针对村民和舆论的各种质疑,认真依法依规调查清楚此事,已经当选上村主任的延鹏飞,是否完全符合换届选举规定,针对村民质疑的是否还涉嫌骗取补助,这些都需要认真调查核实清楚,让我们拭目以待,到这步,顺藤摸瓜是最好的回应,也只有给村民们和公众一个满意交代方能服众。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