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周书记的耳光”震醒的是执政为民的初心

[ 作者:天地人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20 录入:吴玲香 ]

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仲春时节,时任中共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同志到曹县革命老区曹县韩集乡红三村看一位杨得志将军当年的老房东、老共产党员伊巧云老人。却因生重病了,竟吃不上半碗肥中带瘦的肉。周书记突然抬手扇了自己一个耳光,说,我们这些大大小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央视新闻移动网 7-18 )

伊巧云老人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牺牲了丈夫和三个孩子,为了参战将士,她曾一天做过9顿饭,为让将士吃饱吃好,她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物件和娘家陪送的嫁妆。在改革开放初期,却因生病吃不上半碗肥中带瘦的肉,深深刺痛了身为地委书记的周振兴的心,致使其重重扇了自己一个耳光,引起了在场党员干部的深思。作为人民的勤务员,我们履职合格吗?

再看今天的个别党员干部,在实施全面从严治党中,遵规守矩的意识得到了增强。然而为官不为,工作作风飘浮,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面对群众吃水难、住房难、上学难等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斩钉截铁,但因为督查不力致使问题涛声依旧;在落实帮扶政策上,多为快递式送钱送物,上完镜头就开拔;在整治环境污染问题上,假作为假整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个别群众还饮用的是污染的水;在解决信访维稳问题上,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致使信访群众越级上访或重复上访等等,请问这些党员干部能象周书记那样,给自己清脆而又沉重的耳光,反思自己在执政为民上的差距吗?能为困难群众吃不上半碗肥中带瘦的肉脸红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在江西调研时,面对群众的感激,接过话茬说:“是人民当家作主,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帮你们跑事的。” 从梁家河到福建,从浙江、上海到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装满了人民的情怀,显示了人民勤务员的本色。党员干部要在强化“四个意识”中,切实增强党性修养,铭记初心,牢记使命,改变官念,唤回为民服务的初心。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已任,亲力亲为破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瓶颈性问题,强化职责担当,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切,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以周书记的一记耳光,常态化查找履职为民的差距,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培育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作者单位:盐亭县科技和商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