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精准扶贫不能“坐而论道”

[ 作者:艾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18 录入:吴玲香 ]

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正是干部作风的大考场。聚焦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各地尽锐出战,砥砺干部作风,狠抓扶贫实效,确保精准脱贫如期践诺。(人民日报 07月16日)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5年来,全国党员干部上下一心,投身到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来,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大家一起来努力,让乡亲们都能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

然而在这场全国性的战役中,有部分扶贫干部坐而论道,纸上谈兵,把扶贫工作做成文字工作,不作为慢作为,导致部分贫困群众“被脱贫”“纸上脱贫”,更有甚者将“吃拿卡要”搬到扶贫领域,中纪委7月12日通报了20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其中不乏涉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而涉案人员多是基层一线扶贫干部。如何防止扶贫干部坐而论道,成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决打掉的“拦路虎”。

究其原因,除了部分扶贫干部自身政治站位不高、能力不足,还与当前部分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有关。驻村书记最大的任务就是在摸清村里具体情况后,想办法找资金、找项目,以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而有地方政府要求驻村书记每月到贫困村打卡的时间不少于20日,通过打卡考勤等方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约束和监督驻村干部,但是过于僵化的考核手段往往把驻村书记限制在村里,反而扶不了贫。有的地方政府,三天两头搞验收,检查组一来主要就看工作有无痕迹,一看表格二看照片三入户。为了应对检查,个别扶贫干部只能做表面文章,在检查前突击做资料,填表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就是要解决扶贫领域的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要求党员干部要从政治上用心帮扶、要从思想上用情真帮、要从行动上用力真扶。领导干部要从制度入手,思考如何多方考核,重实效轻形式,基层干部要多想办法多做实事,才能真正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梧桐树公司)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