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党员干部要当好脱贫攻坚的“运动员”

[ 作者:吾尧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18 录入:吴玲香 ]

让困难群众走出贫困,一方面需要我们持续不断改进作风,加强党组织建设,同时也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各级政府部门执行力。(7月16日,人民日报)

提升政府部门执行力,除了需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制度执行机制、监督机制,更需要的是参与其中的党员干部能够提高行动自觉,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状态、满腔的干劲当好脱贫攻坚路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以切实行动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要做吃苦耐劳的“运动员”。脱贫攻坚是一场磨砺意志的比赛,赛程中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也充满了困苦与磨难,既已决定奔跑、拼搏,就当撸起袖子、挽起裤腿勇往直前。遇到险山,当有壮志凌云的雄心和豪情,也当有慎独慎微的细致和专注,既要有翻山越海的胆量与魄力,也要有攻坚克难的毅力与恒心。要把苦难摆在前面,捡难啃的“骨头”啃,选难挑的担子挑,把心思、精力用在解决问题和创新工作方式上,在努力奔跑的的过程中找到更快、更好的到达终点的方式,而不是做吹哨评分的“裁判官”,事后评判,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要做沉稳冷静的“运动员”。脱贫攻坚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这就需要赛场上的运动员们能够以足够的沉稳去面对可能出现的插曲,以十足的冷静去解决随之而来的问题。失败了重新回到起点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比分丢失或暂时落后的情况下,调整不好心态,心浮气躁、手忙脚乱甚至一蹶不振。切莫远远的当一个 “观众”和“看客”,只随精彩而鼓掌、随失败而起哄。要脚踏实地走出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子,哪怕有荆棘,哪怕有障碍,也要拿出“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自信与坚定,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事业当中,只有融入其中才会用心对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自始至终。

要做敢冲敢干的“运动员”。脱贫攻坚是一场不得不跑、不得不胜的马拉松,场上的运动员们只有铆足冲劲、拿出干劲才能克服这漫漫赛道上的极限,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甚至创造出新的记录。倘若遇到困难就畏首畏尾,遇到阻碍就怕狼怕虎,只敢原地兜圈、不敢大步向前,势必会错过时机、失去机会、远离成功。党员干部既要有挑战极限的勇气,也要有敢追敢超的信心,既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更要有永不放弃的坚定。要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冲破思想的牢笼,解除行动的桎梏,敢于“试错”,敢于承担,只有敢于担当、乐于担当,才能够敢作敢为、敢抓敢管、不辱使命。

  (作者单位:四川省蒲江县国土资源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