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13个整改项目研究一年半”说的啥?

[ 作者:鱼予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6-25 录入:吴玲香 ]

从污水管网到污水处理厂,从环保投入到基层党委政府一年研究了几次环保问题,账一笔一笔地算,项目一个一个地核,问题一个一个地深究。督察组发现,一年半时间,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留下的13个整改项目汕头一个都没按时完成。一年半时间过去了,练江污染依然如故。(新华网 6月11日)

俗话说,“剃头挑子——一头热”。用以比喻从督查发现问题,再到一年半时间过去了,练江污染依然如故,一点也不为过。事实上,在13个需要整改的项目中,包括建设潮阳及潮南两个纺织印染中心、两个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9个污水处理厂。已然在公开的整改方案中,均有整改完成时间表。而且,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各个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多次研究讨论。可问题是,“一个都没按时完成”,那是何等的尴尬?依照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而论,13个整改项目研究一年半,时间均算都应该在一个月以上,个中又说的啥?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现实“浇灭”了既定的计划。毋庸置疑,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环境污染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一个由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长期累积而成的社会问题”。而每每说到环保事件,都会让评论者浮想联翩。更会让民众想到企业、地方政府、环保监管部门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尽管出发前,督察组负责同志一再叮嘱。然而,到汕头听到的却是,从区一级党政领导到各局局长,有关练江污染治理情况一问三不知。”不得不说,研究的啥耐人寻味。

“远水救不了近火”虽说不上是定式,但也每每成为现实。保护好一方山水,造福百姓,遗泽子孙,乃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责任。然近年来,环境问题不时引发公众焦虑,当环保局长屡屡成为质疑焦点,“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请环保局长喝黑水”成为热点新闻时,环保局长“匿名举报”的尴尬,环保部门“看得见管不到”的无奈,再次折射出,环保问题光靠环保部门的确独木难支。或许,督察组建议,可以在老百姓居住的臭水边盖几间或者租几间房子,市领导们带头住到那里,和沿河老百姓住在一起,直到水不黑不臭,是一个不错建议,但未必能奏效,关键谁来监督?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确切的说,污染如同“牛皮癣”屡治屡发,或是视而不见,再次映射出地方治污的任重而道远。所以,单靠建议或是督查所提出的整改远远不够,需要把环境保护的责任与地方发展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需要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入手;需要把环境保护与“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惩戒力度;需要把群众的检举和督察发现的问题提高处理的维度,或许13个整改项目研究一年半,至少能完场50%。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3个整改项目研究一年半没有成效,说的啥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能否顶真逗硬,被改项目能否“真心实意”痛改污染,别只是一句力争“雪耻”,而让污染“外甥打灯笼——照舅”,重复昨天故事。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