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环保督察要整治“假材料”

[ 作者:江春月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6-19 录入:吴玲香 ]

生态环境部提示,广西尚未上报刑事、行政拘留人数和问责案例,河南、河北、黑龙江三省上报的已办结群众举报中,“群众举报不属实”比例较高,当地党委政府要引起重视。(央视网,6月18日)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其实就是一次“阅卷打分”,各地上报的整改资料就是“答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部单独点名提醒了广西没有及时上报刑事、行政拘留人数和问责案例,河南、河北、黑龙江要留意“群众举报不实”占比较高的问题。把整改资料和虚假整改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全面纳入监管视线,坚决咬住“假材料”不放过。

通常情况,“假整改”背后都有“假材料”的身影。督察发现,仅在广西钦南区三个乡镇就有小冶炼厂20多家,小高炉32座。本该关、停、并、转的“散乱污”小企业仍在违法生产,废气乱排、严重污染环境,但是,有关部门的公示却显示已整改到位。客观事实和材料内容严重不符,就是“造假”,既糊弄了上级领导,又欺骗了人民群众。环保整改停留在“纸面整改”、不去真抓落实;汇报整改停留在搞“官样文章”、严重脱离实际。结果只会是,该上报的拘留人数和问责案例报不出,该交的“答卷”交不上来,暴露出作风不严不实。

文风能够反映作风,假材料就该受惩处。尊重客观事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不拔高也不贬低,朴实的文风往往折射出优良作风。2016年7月,在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进驻期间,北海诚德公司废渣堆场曾因环境污染问题被群众举报。北海市的回复是:该公司手续齐全,各项污染物排放达标,群众举报不实。然而,此次中央保督察“回头看”又收到群众举报,同样是针对北海诚德公司的废渣堆场严重污染环境问题。经督察组现场检查发现,群众投诉情况属实,原先反映的问题不仅未得到整改,反而愈演愈烈。罔顾事实真相,编造“假材料”、汇“假报”,特别要留意“群众举报不实”的办结案件,坚决不能让“假材料”寒了群众的心,败坏了党的优良作风。

环保督察就要咬住“假材料”不放过,找到“假材料”的始作俑者,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让“假整改”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切实推动环保问题的整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