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凌云县县疾控中心干部岑基业自2016年6月开始挂任逻楼镇林塘村第一书记以来,几乎每天都深入到村屯农户家中走访,全村的狗早已经“认”得他了,连最凶猛的狗也逐步对岑基业“友好” 起来,群众都戏称岑基业为“狗不理”书记。(5月31日 澎湃新闻网)
说起“狗不理”,自然想起电视剧《傻儿军长》中樊傻儿读《三字经》的情景,他装模作样,摇头晃脑地读:“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狗不叫’那是遇到熟人了……”大家不禁佩服起樊傻儿那超强的解读能力,电视剧在抨击死记硬背的教育制度的同时,也体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狗不叫”是遇到熟人,这是常识,是樊傻儿熟知的常识。一般说来,能让“狗不叫”的,除了家里人外,就是最熟悉的,相当于家里人了。“第一书记”岑基业能让村里“狗不理”,体现出来的是基层干部浓浓的民生情怀。
要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岑基业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挂任“第一书记”,其工作对象就注定了是贫困村。“新官”上任,可以模仿古代,先来个“安民告示”。但岑基业深深地知道,说在嘴上和贴在墙上都不如落实到行动上。他为了发展壮大油茶产业,刚到林塘村就决定将油茶作为全村脱贫摘帽的第一产业来抓。继而以此为抓手,实施产业富民行动,不断做强做大油茶、桑蚕、生态养殖等产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能力,实现产业扶贫脱贫全覆盖。一来二去,那狗自然就“不理”了。
大凡贫困村,不管是历史遗留还是新近发生,总有一些难解的“疙瘩”,这些“疙瘩”就像一块块“硬骨头”,如果啃不下,其他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这,也就是贫困村致贫的因素之一。对逻楼镇林塘村来说,交通、饮水一直困扰着村民。面对这块骨头,岑基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通过多方努力,建设了水泥路,让村民喝上了自来水,将先前的“后妈”转换为“亲妈”了。他,用实际行动,“啃”下了骨头,用真诚的态度和融入百姓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称道。
有人说“第一书记”就是颗“过天星”,干两年一拍屁股走了就是,至于脱贫是否“兜底”,就与他无关了。岑基业打心眼里不这么想,他一定要牵住富民的“牛鼻子”,把“穷根”挖起来,让群众致富不返贫。“通过党员带动群众将贫困帽子远远甩在身后,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一路前行。”在岑基业的多方努力下,将重点围绕油茶产业、种桑养蚕和生态养殖等产业不断提质增效,扩大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种植养殖业。这正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节奏,让“贫穷”一去而不复返。
“在花中采蜜,是蜜蜂的娱乐;但将蜜汁送给蜜蜂,也是花的快乐。”岑基业成为逻楼镇林塘村的“狗不理”书记,所从事的正是“花”的事业。他把自己的智慧、情怀奉献给能酿花成蜜的人民群众,就算自己“第一书记”届满荣归,那留下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康村。“油茶铺出致富路,养殖唱开幸福歌”,“狗不理”书记以“造血”为准绳的产业,必将撑起脱贫致富道路上绚烂的春天。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