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次追责问责,重整行装再出发,放下包袱再攻坚,确保今年精准扶贫整县摘帽任务如期完成……”5月25日,罗田县委书记汪柏坤在全县扶贫领域追责问责谈心谈话会上,为130多名受到诫勉以上处理的党员干部宽心解压。据了解,近两年多来,该县有17名受处分干部被提拔重用。(5月27日 澎湃新闻)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干部曾经犯过某个错误,曾经受过组织处分,就对这个干部另眼相待,这是不公正的。其实很多干部犯错误后,都是痛心的,是能够从思想灵魂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时,只要组织去关心帮助他们,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们中很多人是可以重新成为好同志的。如果就因为某个干部曾经犯错误,于是就嫌弃他们,不给他们机会,他们真的就可能一蹶不振,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
一直以来,针对犯错误的干部如何化解他们内心的苦闷,如何让这些干部感觉“自己并没有被组织抛弃”,用组织的教育帮扶和信任关心,帮助他们放下包袱、认识错误、积极纠错,给予那些勇于纠错、德才兼备、勇于担当、表现突出的干部重新任用的机会,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是当前受处分干部教育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
“刚接到处分决定的时候,我感觉心头有块沉甸甸的石头,看见纪委的,我就想绕开走。”“我以为我受了纪律处分后,就没有机会进步了,组织上也不信任我了。感谢组织的关心,我以后要认真干好本职工作,争取更大的进步!”,这是违纪干部的内心想法,也是他们的共同心声。从这些心声中,我们也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违纪干部切实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干部是党的财富,基层干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不能因为“工作失误”受处分,就彻底否定一个人。对受处分的干部重新提拔重用,体现了贯彻党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它既是做好受处分人员思想转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有效途径,也凸显了组织对受处分人员浓浓的关爱之情。
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要“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也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处分干部被提拔重用” 是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可以说,“处分干部被提拔重用”为大胆干事的干部注入了“强心针”、吃下了“定心丸”,为基层干部正确履职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进一步释放出“执纪必从严、尽职可容误、纠错给出路”的信号,激励干部队伍敢于担当、奋发有为。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