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乡亲的抽包烟算什么……”面对执纪人员的质问,江西省余江县平定乡井刘村党员刘某扯着衣角,低头嘟囔着。随后,县纪委监委对刘某进行立案调查。一包烟为何会被立案调查?究其原因,事情还得从今年1月井刘村新一届村“两委”换届说起。(中国纪检监察报 5月20日)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党员干部,力求上进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不是用平时的努力工作来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而是搞一些歪门邪道来哗众取宠,实则有违公平正义。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有极少数干部,平时不是想着多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而是一心想着个人的升迁;有的当官心切、官欲熏心,自知凭威信、看政绩、靠正常选举和推荐难以达到升官的目的,便置一个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起码要求于不顾,投机钻营,利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拉选票、拉推荐票。试想,“准入关”不严,祸端又岂会久远?
村和社区换届是基层党员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换届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群众对基层政治生态的感受、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心。“乡里乡亲的抽包烟算什么……”看似真没什么,可缘何如此大费周折?归为一点,“村官”不是官,但权力却不小,作用更是大。他们直接面对千家万户,直接担负政策措施“最后一公里”的落实、民生红利的具体发放,掌握对集体资金、集体资产和集体资源的决策权等。如果构成基层治理最基本的“毛细血管网”出现“病症”,何来维护一方百姓的利益和安宁?可见,把好“准入关”才能远离祸端。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一时的侥幸或许可能会得逞于一时,但迟早会露出马脚,自食其果,身败名裂。记得早前曾有一篇报道,某地今年1至3月,先后查处了拉票贿选等违反纪律人员115人。在这些人中,有赠送超市购物卡、代金券、煤气票甚至现金红包贿选的,有组织亲戚朋友拉票的,还有拉票贿选不成大闹选举现场的,违纪行为可谓是花样百出。然而,无论手段如何多样,只要违反纪律,无一例外都将受到党纪的惩处。当然,要严把“两委”换届准入关,把那些“带病者”、“带菌者”挡在门外,更重要的还在强化监管和对权力的把控。
微权力一旦变质,其危害也不可小视。把好“准入关”,防止出现拉选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负有重要责任。对换届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问题,一件都不能放过,露头就打,严查快处,让换届中玩“小动作”、搞不正之风者无处藏身。为此,对于“村官”的用权,应根据“村官”职责和权力的特点,“量身”打造常态化监督约束机制,将其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而做到既干事又干净,真正挑起“芝麻官”的千斤担;得精心组织,坚持依法办事,尽量把每个环节都考虑得周到一些、细致一些,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得强化惩处力度,对情节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分以儆效尤。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群众的心里有杆秤。奉劝那些心存“小九九”者,别“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唯有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做出突出成绩,就终究会得到党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拥护。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