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贫困家庭在实际生活中遭遇到意外灾害、疾病、家庭变故等情况时,单凭“一对一”帮扶往往远水难解近渴,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支持和帮助,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所以,在加强长效帮扶建设的同时,对特困群体应采取临时保护、临时救济的应急措施,使他们能顺利渡过难关。
一是筹措救济资金。作为基层党委政府,应积极通过自身筹集、争取上级项目经费支持等措施筹措资金,使临时救助能及时生效。二是确定救助标准。对特困家庭按照其家庭人口、收入水平等状况,合理制定临时救助标准,使他们在遭受困难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顺利渡过难关。同时明确的临时救助标准有利于临时救助能自动生效,有利于形成“应救必救”的救助模式。三是及时发放资金。在资金到位、标准明确的前提下,应不断简化手续,确保临时救助资金能及时发放。
多渠道筹集解困基金,拓宽救助渠道,在“低保”的基础上完善综合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多功能、全方位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集就业介绍、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社会保障于一体,为特困家庭提供快速、高效、方便的解困服务。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侨联)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