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将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

[ 作者:钟义乾坤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07 录入:吴玲香 ]

“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坚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通过创新纪检监察体制机制,精准发现、精准打击,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5月7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纪检监察工作要把监督作为首要职责,按照“夯责问责、巡查监督、预防为先”的思路,精准发力、强化监督,紧盯重点环节,着力推动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将履责压力传导至每名党员干部,筑牢守纪“篱笆”。

“看督查”上紧“责任发条”。一是“看”清单。行路有道,东风正来。把整治和查处“微腐败”问题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切入点,查看“责任分工”、“党风廉政工作计划”、“廉政会议记录”、“廉政教育活动记录”等资料清单,掌握基层部门落实“两个责任”情况,并通过签字背书、检查考核、述责述廉、通报曝光等方式,逐级夯实责任,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压力传导到基层。二是“督”廉政。聚焦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通过电话督促、听取汇报、实地指导、调阅卷宗、派员协办、通报情况、下发督办意见书以及约谈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等方式,要求基层干部在解决群众问题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强化责任督导力度。三是“查”整改。纪委监委要把监督触角“一竿子插到底”,以上率下,直击基层腐败问题决不手软,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建立“回头看”机制,不定期“杀回马枪”,通过跟踪督导,促进基层做好问题整改。

“点线面”织密“监督网络”。一是“点对点”问廉。民心所向,政之所行。回应群众期待,还群众公平正义,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神圣使命。发动广大群众对基层干部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着力发现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二是“线连线”督廉。整合信访、巡查、网络、电话等监督资源,实行监督检查信息共享、问题线索统一管理、纪律审查联合履职,对群众信访举报的问题线索按照地区、问题性质进行分类整理,对线索逐一分析研判,筛选出了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的问题线索,实行包案,垂直督办,提升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 “面成面”监督。积极推行基层纪检监察员制度,将监督责任压实基层一线,为了解掌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安上“千里眼”、“顺风耳”。将信访举报、网络监督、巡视巡察监督、派驻监督、基层纪工委监督、正风肃纪监督并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

“常早全”筑牢“安全栅栏”。一是提醒教育突出“常”。把握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经常性提醒教育,传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促进党员干部把党章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实现执纪常态化。二是监督提醒突出“早”。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纪检监察机关就坚决纠正什么。对巡查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专题会进行集体会诊,及时咬耳扯袖,做到抓早抓小。三是廉政谈话突出“全”。建立约谈制度,精准谈话主题,突出问题重点,通过谈心、警示、诫勉、双约谈等措施,切实帮助党员干部认识不足,持续改进,坚守高标,远离红线。

群众的获得感是检验纪检监察工作的试金石。将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群众感受到风清气正社会生态的点滴变化,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