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纪检监察系统20日作出部署,将在群众身边展开长期走访,对脱贫攻坚领域、行政事业单位、基层村社组织以及学校医院等关键领域的不正之风进行依法直接监督。(新华网 3月22日)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身处基层最前沿的党员干部这根“针”如何,决定着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共谋百姓福祉的关键作用。这根针能否起到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功效,是基层各级组织建设面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课题。监督前置,通过到群众身边走访;通过主动讲清情况、接受微信举报、运用大数据比对,将集中行动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广泛搜集线索;通过“回音壁”“曝光台”等渠道向群众及时反馈问题建议办理情况,畅通基层毛细血管,值得一赞。
“官不在小,有权则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对腐败现象绝不姑息,对腐败分子绝不手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从严治党不是口号,惩治腐败没有例外。的确,对脱贫攻坚领域、行政事业单位、基层村社组织以及学校医院等关键领域的不正之风进行依法直接监督,把握政策,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宽严相济、严管厚爱等要求贯彻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重要保障。
惩是为了治。事实上,整治基层不正之风只是治标之举,重要的是在惩处之余以教育、预防为主。因为,假以到了惩治环节往往是亡羊补牢为时晚亦。能将作风问题抓早抓小,将问题苗头泯灭于萌芽状态,防范小问题酿成大事端,才是“治病救人”的最高境界。鉴于此,对事关群众利益的关键领域进行监督,并探索将教育、医疗等非政府机关“隐形权力”也关进“制度笼子”。打破同级监督太软,上级监督太远,“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尴尬,需要纪检监察系统切实担负起监督执纪之责,把监督前置。
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针尖虽小,但是只要有缝隙,风就可以穿过。思想上一旦有了懈怠,出现小疏忽,长期以往必然造成大祸。行动是最响亮的证明。单靠自己内部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对脱贫攻坚等关键领域实现全覆盖,是用严明的纪律向所人竖起“高压线”,任何人触碰后都要受到严惩。也唯有自我监督与上级监督相结合,方是固化作风建设的良方。
作风正则民意顺,民心齐则民力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权力都得受到监督。笔者以为,只要能不断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对出现问题“按图索骥”,进行倒查追究。定能形成人人敬畏制度,人人履行责任,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机制,为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