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饭碗”问题事关经济持续发展大局

[ 作者:蜀锋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18 录入:吴玲香 ]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粮食问题,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13年7月,在湖北鄂州东港村育种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拔起一棵稻苗察看分蘖情况,夸奖“很壮实”,强调粮食安全要靠自己。……我国13亿多张嘴要吃饭,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以战略家的视野审视“饭碗”问题,强调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04-16 央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外出视察始终把粮食安全挂在心中,要求各地要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藏粮于民,依靠5自身力量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把饭碗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既体现了大国领袖的爱民情怀,也向各级基层党员干部提出了要求。

“饭碗”问题是关民生问题。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国家虽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以划定耕地红线的方式加强了耕地的保护,但是一些党员干部在追求GDP的快速发展中,不断碰撞红线;农村青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业的粗放式经营,造成部分土地荒芜;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增加群众收入中减少了种粮土地的供给。虽然在科技助力中促进了粮食增收,但仍然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警惕;加之西方一些不怀好意的政客在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上大做文章,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为解决好“饭碗”问题,事关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局。

解决好“饭碗”问题要强化红线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中,强调要依靠国内自身力量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这就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强化土地保护的红线意识,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土地资源,珍惜爱护土地。把“卫片”执法同各级开展的日常督察有机结合起来,严肃查处侵占耕地的违法行为。同时,把保护土地资源同环境治理相结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优质优效,实现藏粮于地,承担起13亿人的饭碗。

解决好“饭碗”问题要加强科技推广力度。把国土整理项目与一事一议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的农田,解决部分地区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增强农业抗风险的能力。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在提升机械化普及力度中引进新品种,并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发展农业新兴经营主体,培育种植大户,带动农业种植精细化经营,提升粮食的单位面积的产量,支撑13亿人的饭碗问题。

解决好“饭碗”问题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要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施,在突出产业发展中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重要的地位,完善粮食补贴等政策,既加大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也要加强零星种粮群众的保护,并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为粮食持续增收提供人才支撑;改革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鼓励农民种粮。同时在健全粮食收购储备政策,落实粮食保护收购价格,始终保障粮农的收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饭碗”问题是总书记对民生的牵挂,更应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要求,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的系列的指示中,综合施策解决好土地资源保护、科技推广、激发种粮农户激情,不断增强农业的优势供给能力,把“饭碗”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地址:盐亭县金鸡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