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冲刺期更需探索“非常规操作”

[ 作者:山文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12 录入:吴玲香 ]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国内外作出的庄严承诺。如今距离兑现这一承诺只剩下两年时间,而这“冲刺的两年”,既需要对深度贫困地区加大力度,又必须扎实做好大量“政策边缘户”“返贫风险户”的“回头帮、回头看”,可谓前无坦途后有强敌,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需要用超常的付出换取超常的胜利。因此,进入冲刺阶段的脱贫攻坚,更需探索“非常规操作”。

一方面,“非常规操作”表现在思想上的不松劲,绝不能把“脱贫攻坚”当作一项一般性的、业务性的工作。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起直追。无论是贫困人口尚多的深度贫困地区还是脱贫任务相对较轻的插花扶贫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日没有实现,就不能有半点松懈。必须始终不渝将脱贫攻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攻坚、全力补短、全力提升。

尤其是尚未脱贫的深度贫困地区,需要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狠劲”,全面查找梳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一道问题一道问题的解决,不断在解决问题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另一方面,“非常规操作”还在于敢于突破定势思维,特别是要避免强制性思维的惯性影响,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力求取得最大效益。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集中的地方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精准脱贫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是更难啃的“骨头”。要啃下“硬骨头”就要有新办法。要继续将提升“造血”功能作为长期高质量脱贫的关键,政策上多给予扶持但不包揽,要引入市场机制,引导贫困地区参与到市场中来,通过市场规律解决发展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正反两面共同发力的方式激发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的内生动力。通常情况下,对贫困户采取鼓励手段对激发其致富动力能产生一定效果,但一些地方打破常规思维探索诸如向具有劳动能力又不思进取的贫困人口征收“负所得税”等 “倒逼”方式,也取得了不错效果,同时还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导向。

通过“常规操作”,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国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贫13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探索“非常规操作”,正是要在全力冲刺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更加多元的思路和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快构建多主体、多方式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以期实现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再战再捷。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