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与美国保尔森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省建设。三方将共同努力,寻求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和充分体现生态系统价值的有效路径和模式,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贵州日报 4月8日)
生态产品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其特点在于节约能源、无公害、可再生。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需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调整。为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省建设,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蓝本,重点围绕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核算、生态产品价值挖掘和交易市场培育、政策制度体系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无疑,绿色发展增进了民生福祉。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更是党员干部责任担当的深层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生态文明,强调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仅仅当作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诚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重要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不仅期盼生活的富裕,更是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绿色发展慢不得、等不起。
“通过合作,探索建立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发展适宜的生态产业,充分挖掘生态产品的价值,将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变得‘有利可图’,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助力乡村振兴,助推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本就是为了更科学更持续地利用各类生态资源,而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变为发展资本、以绿色产业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我们有理由相信,把绿色发展作为寻求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和充分体现生态系统价值的有效路径和模式,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定能努力开创地方生态文明新气象。
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同样需要来自政府、企业、个人的角色的转变和高度参与。优质生态产品,首先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每个人身处其中的,也是所有人共同营造的。这就必须把改善生态与惠及民生紧密相连,把绿色发展与人民幸福紧密相连,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政策支撑,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与政策环境,对接好、引导好、服务好绿色发展的力量;三方通过市场化的手段,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理念创新合作,开启动力引擎,在确保原有存量基础上,就会增加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产品,同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一样,都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再看贵州的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省建设,相信,只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实处,就一定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群众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