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这不仅关系到280万贫困人口,还关系到贵州2000万农民奔小康的根本目标。省委主要领导发出号令: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施工队长”职责,牢牢把握好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贵州日报 3月28日)
施工队长,顾名思义即专业施工组织的负责人。或许因为职位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其职位职责和职位要求稍有偏差。但对于贵州省委发出的履行好“施工队长”职责,把握好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而论,无疑是号召各级党员干部,党委负责人到一线去,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结合实际“按图施工”,确保“八要素”,即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接、基层党建等“建设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集结号,是关系让举措落地生根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即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而要找到破解观念革命、发展方式革命、作风革命三个大考的“钥匙”,对于“施工队长”职责尤需厘清。当好“施工队长”,意味着党委负责人不仅是指挥员,更是一名施工员。什么事情最需要办,就亲自去抓什么事情;什么问题最难办,就带头去解决什么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兑现。得亲自抓、亲自管,层层传导压力,将举措细化、实化、具体化,按照相关要求“施工”、规范操作、提高服务满意度,以群众看得见的成效取信于民、凝聚人心。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雁阵效应”带给人们这样的启示:靠着团结协作精神,才使得候鸟凌空翱翔,完成长途迁徙。雁阵如此,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施工队长”的履职尽责亦如此,惟有做事认真踏实,具备吃苦拼搏精神,较强的责任心;惟有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惟有具备责任感和大局意识,有付出精神,才能做到“技术交代”“图纸交底”,有利于基层干群“按图施工”。说到底,号令既出,当动若风发,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农村新发展,做好改革这篇大文章,激发发展源动力,释放发展新动能。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然,“八要素”要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心诀”,让农民满怀信心和决心站上产业革命的潮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和“施工队长”引领。“施工队长”的领导角色准确定位,才能让群众找参与脱贫攻坚的动因。牢牢把握“八要素”,引导群众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来一场革命,主体是农民,绝不是只有规划上的安排,让发展“自由发挥”。一方面要发动群众、带领群众、组织群众一起来干;另一方面要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做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履行好“施工队长”职责,是破题“三农”深刻变革的“牛鼻子”。相信,只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统筹,系统作战,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多要素联动,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定能如期实现全面脱贫,舞出“黔”动力。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