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川省计划实现100万贫困人口脱贫、3500个贫困村退出、30个贫困县摘帽,责任重大,压力不小。从2月起,全省抓住重点区域、特定群体和关键环节,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春季攻势”。(2018年3月25日 人民网)
一年之计在于春,成事之计在于勤。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我们必须乘胜追击,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全国两会的东风,顺应群众呼声、落实工作责任,打好脱贫攻坚“春季攻势”。通过科学谋划、合理布局,使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工作重心更加突出,工作干劲更加充足,工作方法更加得力。
打好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就要始终坚持把“志”“智”双扶当作脱贫致富的牢固抓手,千方百计去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困难群众自觉认知、自发脱贫、自主致富;让贫困地区的扶贫之路走的更顺畅、更扎实、更坚定。在实际工作中,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单靠物质帮扶是不够的,还要让贫困户在思想上首先脱贫,从这个角度来讲,“志”、“智”双扶显得尤为重要。
扶志就要让贫困群众在理解、把握国家脱贫政策的基础上,牢固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念,相信通过自身努力一定能够实现小康的生活目标。就要求帮扶干部首先吃透政策精神,不折不扣地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做好政策的宣讲人、困难的排除人、致富的带路人,攻坚克难,高质量地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
扶智就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脱贫致富技术,使他们学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本领,从而增强他们致富的能力。就是要解决好他们子女上学问题,使后代不再像他们这样因为缺乏文化知识而面临贫穷。就是要组织种养殖专业人员深入到贫困群众家中具体指导,手把手教会他们各种新技能,从而改变现状,逐步摆脱贫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攻坚需要全社会力量的投入,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贫困群众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取幸福的生活。所以,要高质量的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贫困群众就必须解放思想,向有思想、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转变。
实践表明,只有“志”“智”双扶同物质扶贫相结合,只有贫困群众树立了为幸福生活奋斗的理想,树立了运用科技知识致富的理念,只有帮扶干部深入基层,同贫困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出谋划策,脱贫攻坚才能夺取最后胜利。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高灯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