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广元市首届家政服务“育婴员”培训专班结业典礼在广元凤凰职业技术学校举行,培训专班48名学员全部顺利结业并实现就业创业。(2月27日 四川农村日报)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技能扶贫”通过让贫困人口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和劳动技能,可以实现既扶贫又扶智的双重目标,大大增加其脱贫的机会。可以说,技能扶贫是行之有效的脱贫方式。但是,在技能扶贫的过程中却面临不少问题:贫困地区缺乏有知识技能、胆识魄力的人才;技能培训成为了填填表照照相的形式主义;技能扶贫一阵风。
在扶贫工作迈入精准扶贫新阶段的今天,技能扶贫存在的诸多问题显然严重制约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容等待,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容等待,各地各部门有必要将更多的心思花在如何抓好“技能培训”上,而笔者认为,抓好“技能扶贫”重在打通“中梗阻”。
一方面抓好“技能扶贫”重在打通执行不力障碍。工作中,一些干部对技能扶贫工作认识还不到位,还存在选择性执行等问题。表现为对自己、对单位有利的事情争着做,自己能捞政绩、容易出成绩的事情抢着做,对无好处、有难度的推着做。对此,监管部门对“技能扶贫”工作落实不力的干部要敢于较真,严把监管责任关。同时,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提升执行力,并要持之以恒,落实长效监督机制,确保技能扶贫工作干在实处。
另一方面抓好“技能扶贫”重在打通权力寻租障碍。过去的扶贫存在诸多权力寻租现象:扶贫指标没有落到真正贫困群众头上;专项资金被层层盘剥,惠民政策的蛋糕越分越小;培训机构通过不正当竞争获得培训机会,套取培训补贴资金。针对上述现象,在技能扶贫中要切实做好精准进村入户调查工作,强化高压态势,开展专项整治;整合各部门、各渠道扶贫项目,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同时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约束力度,建立长效督查机制,对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情况绝不手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存粮千斗,不如一技在手。实践证明,技能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开展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是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抓手。作为扶贫干部要放下身段,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实干担当主动送技上门。如此,才能打通扶贫工作的“中梗阻”,加快贫困地区致富奔康的速度,让贫困户以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创业脱贫,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