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主动退贫当推而广之

[ 作者:鱼予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2-23 录入:吴玲香 ]

“报纸上说江口县几千人提出退贫申请,我也达到脱贫标准了,不该再戴‘穷帽’!”近日,德江县煎茶镇潮溪村合作社肉牛养殖基地,贫困户要主动退贫,成了新鲜事。(贵州日报 2月20日)

看罢此则消息,想必第一感官是:这位贫困户真“实诚”。更是和前不久人民日报刊文:为何有人争当贫困户?可谓形成鲜明的反衬。究其原因,争当贫困户意味着可以享受国家福利。因为一旦成为贫困户,便会与享受国家扶贫政策待遇挂钩。可以享受来自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信贷扶贫等各方面的福利,形成福利捆绑的局面。那么,主动退贫,显然是把“到嘴的肥肉拱手让人”。为此,贫困户要主动退贫,成了新鲜事也就不足为奇。但,主动退贫还真当推而广之。

正如文中的贫困户所言:“甩掉‘贫困帽’,说话硬气,腰杆也挺得直了。”事实上,没有人天生就愿意贫穷,奋斗之心人皆有之。精神上的贫困,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扶贫不是简单的“送温暖”“填填表”或是送上三五十只鸡、几头羊。脱贫攻坚更不是扶贫干部的“独角戏”,而是以“扶志”和“扶智”为抓手,唤醒贫困群众的主动脱贫意识。那么,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农户,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头效应。只有形成“见贤思齐”的导向,才能变“让我脱贫”的被动思想为“我要脱贫”的进取意识。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贫困的因素或许有很多,但归结起来,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少贫困地区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二是主观因素,因病致贫。情况千差万别,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当然,回顾文中的主动退贫,假以没有当地的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找准问题、聚焦问题;没有合作社带领贫困户“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劲头;没有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加快形成脱贫的大格局。或许,贫困户要主动退贫还真就是新鲜事。

扶贫扶志,首先就要对准这些观念和心态定点滴灌、靶向治疗。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简单的几句口号,亦不是盲目蛮干就行。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事实上,这也是考验地方政府如何在寻找出致贫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专项扶贫措施;如何对于那些确实经济困难的贫困户,可以进行兜底扶贫的助其渡过难关;如何对“苦干不如苦熬”“等着别人送小康”者引导;如何对游离于贫困边沿者拉一把。如此这般,主动退贫也就会见怪不怪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相信只要各地区、各部门能指针对不同贫困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定能涌现出更多的主动退贫者,从而打赢脱贫攻坚战,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