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纪检部门和政府督查部门,别的部门来检查多数会提前打招呼。”西部某地基层干部张某表示,事先打招呼了,被检查单位就会下足功夫“做好准备”,成绩尽量突出,问题尽量遮掩。(1月22日 人民日报)
检查工作本是对已做工作进行审视,从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打下基础。在检查前通过发文件、打电话等方式提前打招呼,检查组来看到的是一片欣欣向荣、赞歌四起。如此检查,查不出真实情况,更无法总结经验教训,推动今后的工作。
其一,提前通知检查,被检查单位便心知肚明,迅速领会上级意图,于是,在短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做足面文章,将原本没做好甚至根本没有做的工作通过总结、表册、资料进行突击包装,再在路边上搞几个让人赏心悦目人样板、扯几幅欢迎标语,检查组看到的是资料齐全、痕迹清楚、氛围热烈、中规中矩,检查者完成了工作检查,被检查者又因此而蒙混过关,彼此“不亦乐乎”!
其二,提前检查的通知一下来,下级单位不得不对领导意图仔细揣摩一番,是让准备好酒好菜还是土特产?是领导网开一面向我漏风,还是有其他意图?做好准备又担心因违反八项规定而担责,不准备又担心检查组不高兴而得罪上级,使迎检工作失去了“原味”,到了“进亦忧,退亦忧”的境地。
不正常的工作方法往往是造假、做表面文章的根源,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形式主义猖獗,从而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提前通知检查,助长的是敷衍塞责、工作漂浮的形式主义作风,很单纯的一个检查往往因提前通知而使基层草木皆兵、忙于应付,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如果工作平时努力了,何须“急时抱佛脚”呢?
检查要返璞归真,就必须要走好群众路线,深入基层,通过开展民主测评、找服务对象座谈、到群众中走访等方式,将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的裁判权交给群众,因为工作做与否,做得好与否,群众最清楚、最明白;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搞浮夸,就要树牢宗旨意识,不被狭隘的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而左右,始终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当成最高利益。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高灯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