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攻坚既要有量更要有质

[ 作者:田小典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08 录入:吴玲香 ]

“目前,全国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深度贫困村有2.98万个。下一步要让贫困群众能够稳定脱贫,保证脱贫质量,减少返贫数量。”5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要根据工作进展、形势变化调整着力点。从目前进展看,总体上完成任务问题不大,要由打赢向打好转变。(1月6日 人民日报)

自开启脱贫攻坚战以来,5年来累计减贫6600万人以上。预计2017年还会有100个左右的贫困县脱贫摘帽。可以说,减贫成效显著,然而,越往后,脱贫攻坚的难度便会越大,面对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群的脱贫需求,更应该正视困难,不回避问题,紧盯薄弱环节,深度梳理原因复杂的致贫原因,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要有“量”。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仅剩两年时间,如今,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亟需脱贫。而这些贫困人口的小康道路,不仅关系国家大政方针的高效运行,更关乎社会制度公平底线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困难,从产业发展、医疗兜底、教育政策等方面入手,“包抄”横亘在贫困户面前的贫困难题,让3000万贫困人口都能够如期实现脱贫,过上富裕、文明、幸福的美好生活,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生活越过越好,这正是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所必须达到的目的。如果有任何一个人仍然处于贫困线下,那脱贫攻坚行动便没有如期达到目标。

脱贫攻坚更要有“质”。目前,对于深度贫困地区而言,所处的薄弱环节很多,而这些深度贫困地区要全部脱贫的难度很大,一些特殊贫困群体要如期实现脱贫,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并非朝夕之功。而他们的致贫原因复杂,有的困难家庭是多重致贫原因交织;而一些深度贫困户,更是思想意识跟不上,脱贫志向没有树立;还有的贫困户脱贫后,又面临着返贫的危险。因此,必须从“质”上做文章,以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投入,更具有针对性的扶贫举措,才能够让这些深度贫困人群真正摆脱贫困状态,让他们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越往后,困难越多,问题也更难得到解决。脱贫攻坚既要有“量”,更要有“质”,从脱贫数量和脱贫质量上双向发力,才能够战胜各个薄弱环节,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系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中学教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