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真贫、真脱贫”,十九大报告发出脱贫攻坚总攻令,作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对脱贫攻坚提出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
各地区将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把脱贫攻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统筹、精准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攻坚战、啃下硬骨头,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抓党建强堡垒。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支部是“火车头”,党员是“排头兵”。脱贫工作要想做得好,关键还是要在脱贫攻坚一线选干部、配班子、建堡垒、育人才、强治理,夯实层党组织堡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上山下田、进村入户,组织干部不仅要多做,还要多思,在抓好政策落实的同时,补齐短板,着力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履职能力、办事能力,时刻展示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组织干部形象,强化乡镇“造血”功能。
抓硬件夯基础。要想富先修路。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原因之一就是道路不通、交通不便。深入开展高速公路、硬化山路攻坚战,着力优化道路交通布局,实现偏远贫困山村“路路通”,力促交通便利带动经济发展。其次,强化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实施乡镇村党群活动中心新建、改扩建,添置会议桌、办公桌椅、打复印一体机、电脑等办公用品,统筹整合党员群众学习室、农家书屋、文化院坝等场所,夯实基层硬件设施,促进党组织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抓教育激动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脱贫要彻底,关键要激发村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坚持把政治引领放在首位,围绕政策、法律、文化、技术,针对群众喜欢的、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依托村民大会、农牧民夜校、上门走访、现场培训等方式,因地、因事制宜开展村民群众教育培训,激发群众学习热情。大力宣传勤劳致富的先进事迹,邀请致富能手现身说法,与村民群众互动交流,传授脱贫经历、致富经验,不断激活内生源动力、激发社会创造力。
(作者单位:马尔康市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