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按头致歉”失了官德伤了民心

[ 作者:何竹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11 录入:吴玲香 ]

近日,一段干部强行要求群众鞠躬致歉,并伴有不当言行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并引发网民关注。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纪委等相关部门对视频内容进行核查。经查,视频中干部系大昌镇镇长陈勇,群众系该镇樟树村村民李泽龙。县委决定,暂停陈勇镇长职务,责成纪委依纪依规认真调查,严肃处理。(12月10日 新华网)

廉颇因蔺相如凭“口舌之功”位居上卿,且在自己之右而愤怒,多番讽刺、羞辱蔺相如;而蔺相如胸怀国家,不与廉颇争高下,一直避让“廉将军”。后来廉颇知道后,深感惭愧,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传为千古佳话,成为敢于知错改错的楷模。但有一点必须清楚,就是廉颇的“请罪”不是蔺相如要求,甚至强迫的,而是廉颇发自内心的。而新闻中的这位镇长,面对年已花甲的贫苦户老人,用手按头迫使其向扶贫干部“鞠躬致歉”,无论出于什么因素,都与廉颇的“请罪”截然不同,只能失官德伤民心罢了。

混淆了坊间的长幼辈分。因为镇长肯定没到六十岁,从传统与民俗来讲,这位村民李泽龙不是其“长辈”,都应该是“兄长”,镇长称呼其“大爷”或“老哥”是人之常情。一个晚辈或弟弟,强迫“大爷”“老哥”鞠躬致歉已经很不得体了,何况还亲手去“按”老人的头,边喊“一、二、三”边让其连续鞠躬!就这行为,发生在家庭中或社会上都是会遭人不齿的,会受到世俗道德的谴责,何况是在党政部门的办公室里。亦即说,这位镇长同志连起码的做人底线都逾越了。

违背了知错改错的原则。从新闻中可以看出,事情起因是村民对自己的政策享受情况不清楚,在接受工作组回访时,反映没有享受。可以说,由于村民的见识、年龄等关系,这样的现象在扶贫工作中并非个例。有的老人家一辈子的“泥腿子”,对扶贫中的“帮扶”“政策享受”“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等名词术语搞不清楚,哪怕反复讲解,仍然不能准确说出的也不在少数,但这并不影响真帮实扶。这位村民在引导下已经回答“错了,错了”,还要强迫其“鞠躬道歉”,岂非无视村民自尊吗?

颠倒了新时代干群关系。基层领导干部,是直接服务于民的“人民公仆”,群众才是真正的主人。在十九大报告中,反复强调了以人民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就新闻中的村民来说,仅仅是说不清政策享受情况,且原因恐怕也是多方面的。作为扶贫干部,除了责怪村民外,自己就没有反思的余地吗?自己的工作就一定十分到位了吗?不去反思服务中的方法与态度,一味谴责服务对象,完全颠倒了新时代“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岂非“官德”尽失么!

“致歉”本自内心,用“按头”的形式换来的“鞠躬”没有任何正面的意义。让一位家庭困难的老人家如此“受辱”,混淆了辈分、违背了原则、颠倒了关系,值得服务工程中态度粗暴的人民公仆们三思。作为村民,对帮扶政策不清楚,享受了不懂得感恩,还说没享受,确实也当反思。但被领导干部“按头”鞠躬的委屈恐怕一辈子还没有受过,将在心中留下阴影。政策落实如何,有账可查;帮扶工作怎样,有目共睹。即使村民不理解,领导干部要更多反思自省,切不可做出此等失官德伤民心的事来。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