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基层干部要全心全意为农服务

[ 作者:杨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9 录入:吴玲香 ]

2016年4月,小岗村开始实行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331”模式,即政府提供技术、资金和烘干仓储三项服务,建立一支专业的农业经纪人队伍,帮助农民规避自然、经营责任和市场三项风险。“政府给我们办理了农业商业保险,收割全有政府派来的技术人员帮忙。“这样一来,可以保证种地不亏本。”(11月26日 人民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论述给农民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农民朋友心更安了,可以放心加大对土地的投入了。然而,在这种大好形势下,要使农业生产再上台阶,完成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基层干部在为农服务上又该做些啥呢?

笔者认为,基层干部应该做的,就像小岗村那样,把党的惠民政策送上门,把致富的理念和信心送上门,把信息和技术服务送上门。

把党的惠民政策送上门。就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落实到千家万户,使群众鼓足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就要认真落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地力保护补贴、农村低保、民政扶持、农业政策保险等系列政策;就要上门宣讲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二轮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不变的重大意义,就要大力宣传国家对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的扶持政策。

把致富的理念和信心送上门。由于受到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农村部分群众中或存在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意识,或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问题,对创业内生动力不足。干部的职责就是要深入基层,通过组织群众学习其它致富典型经验,分析自身优势条件,讲明党的惠民政策,突破世俗观念,解放思想,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引导群众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业产业。

把技术和信息服务送上门。群众政策明了,信心足了,但发展产业如果缺乏致富的信息和技术还是一句空话。农村经济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市场瞬息万变,种什么,养什么就要靠基层干部及时提供市场信息,提供营销服务。送技术上门就要及时将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和农业机械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就要解决好水、电、路等农业基础设施问题,为农民群众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为农服务要到实处,就要求基层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对群众要有深厚感情,同群众打成一片,“两眼向下”,及时解决好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难事、急事、烦心事,当好群众的“勤务员”“讲解员”“信息员”“技术员”,使群众有信心、有条件、有干劲发展产业,勤劳致富。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高灯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