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用好干部决胜脱贫攻坚之战

[ 作者:李冥晓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4 录入:实习编辑 ]

要彻底解决全国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改善他们的贫困面貌,即便是采用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以捐赠物资、完全依靠政策解决等手段,只能是解决一时,无法实现永久脱贫,全面小康。中央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上,更加注重干部作用发挥和作风攻坚。

脱贫攻坚需要把脉精准、对症施策的好干部。致贫之病,多样呈现,有因病致贫者,有好吃懒做者,也不乏不孝儿女抛弃年迈无劳动力的父母而使父母致贫者,诸如此类种种,基层干部需先为贫困户把脉问诊,确定病因,因病施策,才能实现快速对症下药,精准治病救人,彻底消除贫困。同时要求干部下到基层,走进农户,全面摸清底数,做到正确归类,同时加强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将应当纳入贫困范畴的绝不漏纳,不应当纳入的绝不错纳,坚决防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打擦边球混入贫困户享受国家扶贫政策。

脱贫攻坚需要能将输血变造血的好干部。敢于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干的干部,无疑是所有百姓的福音,他们能让贫困百姓看到走向小康的希望。近年来,“产业+”模式的扶贫机制不断被探索和完善,政府帮助老百姓找到商机,运用稳妥可靠的投资经营模式,通过干部广泛宣传,带动老百姓成为“股东”,拥有自己的“产业”,并从中分红得利,让不少的贫困百姓拥有了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好干部就应当是做到为百姓洞察商机,盘活村集体经济,而不是时刻想着盘活个人经济。

脱贫攻坚需要作风过硬、具有使命担当的好干部。汪洋副总理强调,要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只有准确把握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定位,增强脱贫攻坚使命担当,强化忧患意识和问题导向,才能最终兑现党对人民的承诺。干部在脱贫过程中有没有广泛宣传国家扶贫政策,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扎扎实实落实具体扶贫举措,关系到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脱真贫、真脱贫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还存在着形式主义作风,那必然会为党和国家、人民带来严重损害。

实现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前正是最为重要的攻坚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党中央对待群众身边的腐败惩治力度不减,惩治态度果断坚决,这个阶段也是对干部能力和作风检验的时期,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一支为民务实、作风清廉的干部队伍也定会从考验的熔炉中锻造而出。

(作者单位:四川省梓潼县地税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